第07版:焦作女性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和睦家庭创建协调组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
十五家单位被命名为市“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张玉梅:十年坚守 扮靓焦作
王秀英:“功臣楼”里的“最美当家人”
李海霞:爱管“闲事”的社区网格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7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秀英:“功臣楼”里的“最美当家人”
本报记者 刘 婧 见习记者 焦 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王秀英(左)同居民议事会的同志一起检查小区安全。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解放区学生路社区青年路教师楼被称为“功臣楼”。在这里,年过八旬的王秀英老人被称为“最美当家人”。

  之所以被称为“功臣楼”,是因为这座教师楼在上世纪70年代落成时,只有拥有25年工龄且在教育岗位上有突出业绩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入住这里。王秀英曾担任过小学校长、荣获过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该楼落成后她和家人也搬进了“功臣楼”。

  为将解放区美丽楼院的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去年春天,小区选举出3名热心小区管理的居民成立了居民议事会,王秀英被推举担任了议事会主任。

  “群众工作不好做,首先要把理论宣传到,然后再教给他们办事的方法,还要监督着大家,让他们养成好习惯。”7月12日,记者在“功臣楼”见到了王秀英老人,已是81岁高龄的她思路清晰、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谈起楼院的管理有条不紊。

  美丽楼院创建以来,看着小区里堆积如山的各家各户的杂物,还有居民种的菜、花,王秀英犯了难。小区里住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该如何劝说他们清理掉杂物呢?第一步,就是劝说使用废弃马桶当盆种菜的许老太。

  “我不清理,我种的菜又没碍着你,再说,你自己家的东西还在那儿堆着呢。”许老太果断拒绝了王秀英。

  “行,那就先清我的!”话音刚落,王秀英就组织工人开始清理自己家的杂物。看着一车车往外清理的杂物,又接过王秀英递过来的新花盆,许老太一时哑口无言,当即同意清理自己靠围墙摆放种菜的废弃马桶。

  考虑到许老太平时喜欢种花、种菜。第二天,王秀英带着工人来到许老太家中,征求她的意见,想为她垒一个花台或是花池。最终,当花台垒好后,许老太不禁感叹:“真好!还是改造了好。”

  “老人们固守传统,不舍得随意丢弃东西,这就导致小区里的杂物越堆越多,环境也越来越差。但要想让大家清理杂物,自己就应该先清理,发挥议事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威信就是这么逐渐建立起来的。”王秀英说。

  清运了杂物,修补硬化了地面,安装了电子门、照明灯、摄像头、晾衣架,在社区的支持下,居民议事会带动居民完成了小区的环境改造,整个教师楼内院焕然一新。

  重新修补硬化的路面最怕的就是汽车的一次次碾压。考虑到小区内居住的老年人数量较多,空地面积也有限,王秀英又在思考着禁止汽车进入小区的问题。“汽车屡次出入会将路面压得坑坑洼洼,老年人走路不稳,就容易摔跤。”

  但想要禁止汽车出入谈何容易,“功臣楼”里居住的可都是有资历的“功臣”,凭什么听你的?本着对小区居民负责的态度,王秀英坚持劝导有车居民将汽车停在小区外面。同时,她利用电子门,只开放供居民及电动车出入的小门,不开放能让汽车出入的大门。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抱怨声、牢骚声少了,对王秀英信任、服气的人则越来越多。

  一个月前,王秀英的老伴因病住院,在医院照顾老伴的王秀英却放心不下楼院,时常会回去看看,提醒居民要爱护环境。“王校长不愧为教师楼里的‘最美当家人’。自从她‘当家’以后,楼院更加和谐了,环境也更美了,居民都信服她。在她的带领下,我相信教师楼会越来越好。”学生路社区实验中学片区网格员聂桂虹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