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联合几部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管理,促进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新政刚出台,笔者就听到不少机关单位讨论该怎么用有限的经费开更多的会。与其花费脑筋研究怎么少花钱多开会,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少开会。
财政部等几部门联合下发的这个办法,虽然针对的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但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无疑应该从中央到地方一以贯之。
近年来,随着反“四风”不断深入开展,文山会海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但在一些地方仍不时曝出会风问题:上边念文件,下边玩手机;台上口沫横飞,台下昏昏欲睡;文件念了一大摞,茶水喝了好几杯,会后却不知是开了什么会,再重要的主题都开成了“务虚”会。更有甚者,一些会议地点风景秀丽,吃住条件一流,议题无关痛痒,结束时会议材料撒一地,手里拎着纪念品,成为一些干部乐于参加的“神仙会”。
开会是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形成共识、布置工作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尤其是在现代传播手段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很多信息的传递都已无须再脸对脸,精简会议完全可以做到有事则短、无事则免。
“天下事,以实则治”。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套开,为精简会议作出表率。今后,那些可开可不开的会干脆别开,必须要开的会,能合并的合并、该缩减的缩减,省下来的时间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