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每天7时45分左右,停靠南京静淮街的829路公交车司机”。近日,正在家中坐月子的窦女士特意发了一条微博,感谢一位素不相识的公交车司机,因为在她怀孕期间,这位司机每天为行动不便的她等上约半分钟,让她心里暖暖的。 (据《现代快报》)
在讲究效率、追求精准的现代社会,争分夺秒成为许多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紧了发条的匆忙步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时间就像一个指挥棒,影响着许多人的喜怒哀乐。不少司机患上了“速度烦躁症”,对他人不耐烦、对自己不耐烦,一切费时间的事情都会引起烦闷甚至愤怒。该事件彰显出的稀缺而清新的“多等半分钟”,见证了一位公交车司机的善良和责任。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变迁,让人与人之间缺乏社会纽带,也让麻木、冷漠等不良社会心态有了生存空间。面对素不相识的孕妇,这名公交车司机对她的特殊情况有着敏感的反应能力,当孕妇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换位思考,彰显了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责任,正是这种“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意识,才成就了“多等半分钟”的感人事件。
没有说过话,也没有打过招呼,孕妇和公交车司机依然可以完成互动。面对大肚子的孕妇,已经有孩子的公交车司机联想到妻子怀孕期间出行不便,通过“多等半分钟”来传递善意和关心。面对公交车司机的“多等半分钟”,孕妇心领神会,用发微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与谢意。这种双向的情感互动,让我们重温了深藏于人们心底的“最柔软的力量”。
在功利主义盛行和实用至上理念大行其道的当下,“多等半分钟”并不能为公交车司机带来好处。这位司机脱离了利益上的权衡与算计,宁可每天精心计算车速和时间节点,多花一些精力也要让孕妇出行更安全便捷。这样的“最柔软的力量”,不仅让孕妇得到方便,更让她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关心以及全社会对新生命的善意。
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痛苦且快乐的过程。生育下一代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也是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公事”。在某些发达国家,生育成本社会化渐趋成熟,而生育成本社会化离不开公共部门、用人单位和公众的多方参与,“多等半分钟”就是生育成本社会化的一种善意体现。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使在陌生人社会,每一个人的举手之劳,依然可以点亮并温暖别人的世界。对善良和责任的坚持,对共同体意识的回应,“多等半分钟”的成人之美,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些信任,让社会多了一些温情。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邮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