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喧嚣过去,一切归于平静,这时候,无论是端坐在书桌前,翻阅许久没读的书,或是偎在茶几旁,一边品茗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音乐,抑或是躺在松软的床上在微信朋友圈里徜徉……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生活才是我最惬意的生活,这时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一个可以喜形于色的我,一个可以彻底放松的我。
宁静的生活会让日常那些喧嚣尘埃的心回归本真,最让我享受的就是每天的清晨可以无牵无挂地加入晨练的队伍。晨练过后,把手机拍到的许多美好画面,发在微信上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哪怕是石缝中的一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草,都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让人陡然升起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平时的每个工作日都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难得有喘息的时间。身累,心累,累并快乐着,我给自己的这种工作状态找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正压力,并可以对正压力的作用进行一番描述:正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在工作的成就感中品味深刻的人生。
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年又一年的光阴如同树叶,绿了又黄,一片片飘落。感受到时光像风一般掠过的同时,更懂得了珍惜。我把自己称为“两栖动物”。白日里,在认认真真履行着工作,自认从未有丝毫懈怠和疏忽。夜晚来临的时候,用夜色洗去疲惫,走进文字的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对八小时以外的生活非常向往,对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分外珍惜。虽然有时工作和写作都很强势地延伸在八小时之外,但这毕竟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小小地行使一下主人的权力。
午后,窗外的阳光火辣辣的,庭院里的向日葵金灿灿的,宛如被梵高的画笔轻轻拂过一般,浓烈炫目,个性张扬。向日葵又称太阳花,只有它可以在太阳的直射下,高昂头颅,追随着自己的梦想。轻掩纱幔,将酷热关在窗外。一盏清茶,两只茶盅,兰香淡淡,心静如水,这个午后是属于我和作家白落梅的,我们相挽着,踏着莲步,一起静守在宋词的清韵中。
一直以来都喜欢品味简约的宋词,喜欢写安静的文字。喜欢将凝重的岁月,过到简单、清新。喜欢像孩子般将宋词中的那一朵朵含露的花儿、一枚枚清灵的树叶、一株株碧绿的小草揽于怀中,与它们一起穿行在书海中,不想、不愿也无须去理会此岸和彼崖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只想细细品味漂泊的滋味,静听生命的呼吸,感受幸福的气息满满盈怀。
在这个酷暑难耐的午后,在宋词中邂逅那些深深浅浅的记忆,让人太享受了。我常常想:在这喧嚣尘上的当今社会,身边真能有三五个可以在一起谈诗论文的朋友,真是上苍对我等的怜爱。这三五个朋友,可以是在身边真实存在的,可以是神交已久未曾谋面的。只要心心相印,息息想随,无论是宋朝那个在窗下独酌、想着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还是那个衣带渐宽、憔悴不已,难捺心中激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李后主,都会为我们的灵魂找到一块可以安放的处所。
苍绿的时光,寂静的古墨,消逝的历史虽薄凉难当,但泛黄的书页上,还有余温从指边轻轻滑过。何时何地我们能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陆游?
生活是一条温暖而躁动的河,生命是一次平淡而孤独的慢旅。给自己的心灵开扇窗,让心中的爱与暖慢慢汇聚,漫过忧伤与不快;给自己留一点转身的空间,抛开繁杂与尘世,缱绻于笔墨的幽香;给自己留一点梳理心绪的时间,闲时捧一杯清茶,享受一分悠闲与惬意,让心静静地泊在那一片澄明中,以一种简单的态度,活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岁月如水,无声无息地冲刷着年轮的河床,生命之歌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跌跌撞撞却一往无前。淡淡行走在五味陈杂的人世间,静谧的时候,大多是在和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对白。不想让自己背负太多的负重和纠结,把身心交给纯净的大自然吧,让思维放牧于月光之下,静静地呼吸,遐想,轻吟,轻轻地闭上双目,在风中忘我,翩然飞舞……
刊图:段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