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为全面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日前,市环保局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责年”活动,通过建立健全“明责、述责、评责、问责”四项工作机制,对系统内“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问责。
据了解,此次活动的范围主要包括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局属各科室、二级机构,问责对象为上述部门和单位中“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问责的重点领域包括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环境保护等领域。目前,该局已经对整个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并要求各级部门和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并建立整改台账,逐项整改落实。下一步,该局还将利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核查,其中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将追究责任。在今年11月份,该局还将利用20天时间,在全市环保系统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做法,树立先进典型,探索建立治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长效机制。
为确保此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该局还将建立明责机制,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向社会公布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并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建立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人员等方面,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广泛开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聚焦问题、立定靶子。建立述责机制,对照工作职责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述责活动,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公开,向社会承诺、向群众践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并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落实,做到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建立评责机制,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和工人、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等群众代表深入开展群众评议,请群众参与、由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建立问责机制,该局纪检组将对上级交办、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和经督促检查等途径发现的问题,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置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要求,及时进行核查处理,查清重要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切实做到有责必问、执纪必严、及时通报。
此外,为着力打造敢为的环境、提升会为的能力、营造想为的氛围,该局将严格考核问责,由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监察室加大对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问责力度,并根据督导检查情况,及时对本部门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把对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自查不细不实、自查零报告、发现问题较少而群众反映问题较多以及突出问题查处不力的部门,作为专项督导检查的重点;对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漏报瞒报、弄虚作假或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持一案双查、一案双究,并进行通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