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小豹)昔日,这里并排4家石料厂机器轰鸣,破坏山体开采石料。如今,这里“场光地净”,生产设备和余料均被清理。这是记者日前在修武县西村乡西交口村联合建材石料厂采访时看到的情景,这只是修武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北山治理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修武县北山治理工作中排查出的36个非法采矿点已按要求全部予以取缔;排查出的23个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已全部完成“遣散人员、切断电源、拆除设备、清理设备”工作;19家到期矿山企业(37个采矿点)设备设施已全部拆除、外运到位,23家余料清理结束。
自6月14日市委常委会议召开以来,修武县高度重视,层层动员,周密部署,认真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6月29日,修武县委、县政府在西交口村召开了修武县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整治攻坚誓师大会,对北山治理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同时,该县在每家石料厂都安排了一名副县级干部和一个县直单位进行督导协调。按照我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安排,修武县明确要求各乡镇和各职能部门务必于7月5日前按照拆除标准对19家到期矿山企业(37个采矿点)和无证来料加工点的生产加工设备拆除完毕,特别将西交口村和虎路峪村境内6家到期矿山企业作为第一批取缔对象,7月5日前将拆除的设备设施外运完毕。
为切实抓好北山治理工作,修武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首先,该县建立多级督查机制,从七贤镇、云台山镇、西村乡各抽调4人组建乡级督查组,由一名副科级干部带队,进行推磨式督查。县纪委监察局和修武县人民检察院抽调专人与县北山办组成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对全县北山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分包检查站的县级领导和分包各乡镇、成员单位的各分管副县长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县北山治理工作进行暗访。其次,该县在矿产品运输要道设立5个矿产品流通检查站,每个检查站由1名副县级领导分包,1名科级干部任站长,从山区乡镇和相关成员单位抽调65名工作人员,实行全天24小时上岗检查。
同时,该县明确要求已拆除设备的到期矿山企业和平原地区无证来料加工点厂区所产余料务必于7月30日清理干净,清理期间,车辆只能运输生产成料,禁止将原石料外运。该县设立举报电话,并在电视上进行公布,对群众举报情况保密并调查,凡举报属实的奖励举报人5000元。凡多级监督中发现群众举报的问题属实的,对涉及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各罚款2500元,连续发现两次问题属实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凡逾期未完成取缔任务的到期矿山企业,我县将组织力量,对其进行强制性取缔。同时,加快推进到期矿山企业和非法经营加工点已拆除的设备设施和余料的外运工作,凡在7月30日前未完成清理任务的企业,厂区所有余料不得外运,发现外运的,按照非法销售、运输矿产品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依法处罚运输车辆,并没收其运输的矿产品。充分发挥矿产品流通检查站的作用,防止矿产品运输车辆将原石料外运,严防超限、超载和不覆盖篷布现象出现。”修武县北山治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修武县对已取缔的非煤矿山企业,特别要求西村乡和七贤镇制订出具体的恢复治理方案,建立1~2个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确保8月15日前恢复治理到位;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化监管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采矿和经营加工行为的监管力度,时刻保持高压态势,防止反弹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