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连续两个月腹痛,偶尔还会出现烧心、返酸等症状,89岁的李老太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得了胃病,谁知道病情越来越重,完全不能吃东西,一吃就吐。前不久,她来到焦煤中央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的半个胃竟然从腹腔“跑”到了胸腔,和心、肺抢起了“地盘”。据该院医生介绍,这种病叫作食管裂孔疝。随后,该院微创胸部外科医生首次利用全腔镜技术给李老太做了手术,把“跑”到胸腔的胃重新拉回腹腔。
“分隔人体胸腔和腹腔的膈肌上有个孔洞,叫食管裂孔。食管由胸腔进入腹腔,正常情况与这个孔洞的口径相匹配。但往往会有一些原因如慢性长期咳嗽、便秘等,导致食管裂孔在腹腔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被撑大,使部分胃甚至整个胃,由腹腔穿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该院微创胸部外科主任周海波接受采访时说,“这种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以75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
“严重的食管裂孔疝,单单靠保守治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进行手术。”周海波介绍,“但是,为高龄患者做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位患者不仅年龄大,且体态肥胖,还有冠心病、支气管扩张、双肾积水病史。为此,我们在为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手术风险评估,并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后,成功地为患者实施了全腔镜下食管裂孔修补术。”
“我们只要在患者腹部切开几个小口,就完成了原来需要开腹或开胸才能完成的手术。因此,这种技术具有创伤小、修补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周海波说。
周海波表示,食管裂孔疝症状多样,会出现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疼痛。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疼痛部位和性质均可有变化。当得到多种不同诊断时,患者就更不明白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比如,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骨下端疼痛、胸闷等症状,多于夜间发作,有时酷似心绞痛,故极易与冠心病混淆。因此,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排除了心脏疾病后,一定要警惕有无食管裂孔疝的可能。
据周海波提醒,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怀疑自己是否得了食管裂孔疝:引发胸、背、腹部不同部位的疼痛;嗳气、反酸、烧心,严重者胸部正中痛感更明显,进食后出现呕吐,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吐鲜血或解黑便;反复肺部感染或哮喘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者易引发食管裂孔疝,而后者又因胃食管反流物吸入到肺内诱发哮喘或肺部感染。因此,有慢性肺部疾病者要关注有无胃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