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 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召开
市人民医院举办心脏病健康知识讲座
关节最爱 这些营养
老年人持续腹痛要警惕食管裂孔疝
焦煤中央医院成功举办 我市第二届泌尿外科新技术研讨会
图片新闻
种植牙修复要把握黄金期
脑卒中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中山大学科学家团队 发现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山大学科学家团队 发现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新华社广州7月27日电(记者肖思思)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和贝锦新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医院、北京蛋白组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加坡基因组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鼻咽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

  鼻咽癌是多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患者总体疗效好,5年生存率达90%;而绝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处于晚期,疗效差,5年生存率约为50%。因此,高危人群筛选和早期诊断是鼻咽癌防治的关键环节。寻找鼻咽癌致病因素是开展发病预测、筛选高危人群和实现早期诊断的重要基础。

  该项研究主要完成人之一贝锦新介绍,曾益新院士多年来牵头建立的鼻咽癌样本资源和基因数据库,是这项鼻咽癌遗传学研究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在此项研究中,国内外研究者利用个体基因组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信息,通过增加样本量和统计学效能,并验证更多的候选基因,发现了两个新的鼻咽癌易感SNP位点rs401681和rs6498114。研究团队介绍,这项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鼻咽癌的发病机制。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s401681和rs6498114分别与所在区域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相关,提示其可能是功能性变异。个体在这些易感基因位点的序列差异,可能影响其端粒酶活性、免疫系统调节作用,最终导致鼻咽癌发病风险差异。EB病毒编码基因与这些易感基因的功能联系,再次提示鼻咽癌发生过程中EB病毒的重要角色。这项研究结果还提示,后续遗传学分析需关注低频率和罕见的基因变异与鼻咽癌发病的相关性。

  贝锦新介绍,随着更多鼻咽癌遗传易感基因的确定,联合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科学家们将能够不断改进鼻咽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在临床试验中进行优化,最终获得精准、易用、高效益的鼻咽癌发病预测芯片产品,开展鼻咽癌高危人群筛查,并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和针对性的预防,最终减少鼻咽癌的危害。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