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记者近日在河南理工大学综合实验楼建筑工地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PM10、PM2.5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记录簿上显示该工地已连续12天空气质量在优良以上。监控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中、晚进行3次监控记录,并及时上报示范区相关部门,发现空气质量指标有下降趋势就及时停工。据悉,在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安装PM10、PM2.5空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全市目前仅在示范区实现。
示范区为把项目施工工地打造成扬尘治理的样板,对新开工项目扬尘防治不达标、措施不到位、现场存在扬尘污染隐患的工地,一律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在建施工工地分组包干、责任到人,全天候进行监督。相关部门一律执行节假日不休、夜间轮休的工作模式,严厉督查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落实,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示范区对3家扬尘治理工作拖沓滞后的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给予警告处分,并对个别单位在停工整改期间两次及两次以上被省、市督导单位或新闻媒体通报的施工工地总承包单位及其责任人记不良行为记录,并进行全区通报处理。
示范区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一起,对辖区所有在建工程进行全面监控,重点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围挡到位、主要道路是否硬化处理、裸土是否覆盖到位、出入口是否设有车辆冲洗装置、建筑垃圾是否密闭保存并随时清运、是否存在现场搅拌等情况。对“六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不达标的项目工地一律停止施工,限期整改,同时建立项目所属乡镇(街道)、区环境监察大队、国土建设环保局三级网格监管架构,经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复工。
目前,示范区13个在建项目现场维修、翻新、新增围挡2100余米,新增施工道路、硬化场地3250余平方米,维修、新增车辆冲洗设备5台,增加裸土覆盖面积6.9万余平方米,清理搅拌装置6台,15个项目施工现场全部安装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