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陈明:义务授拳传递太极梦
太极拳文化产业成陈家沟发展引擎
西安,有一群陈式太极拳的“铁粉”
第三届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 国际交流大赛开赛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
温县全力备战第十三届 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
微信扫描二维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明:义务授拳传递太极梦

作者: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明在演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每天傍晚,在市锦祥花园小区的小广场上,都会出现一群太极拳爱好者的身影。为首的一位拳师总是细心地为每位学员正拳架、指导动作要领,并亲身示范。十几年来,这支太极拳队伍每天习练太极拳从未中断,而组织这支太极拳队伍的拳师来头也不简单,他就是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教练员、市武术名师陈明。

  8月1日下午,记者在市锦祥花园小区见到了正在指导学员习练太极拳的陈明。眼前的陈明,身着朴素大方的武术服,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阳刚之气。“太极拳的神奇魅力,只有切身体会才能真正体会到。”陈明说。

  今年43岁的陈明,1991年从部队复员后,在焦作供电公司工作至今。他是如何与太极拳结缘的呢?

  20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随之而来的是席卷全国的“武术热”,这让陈明心里种下了一颗“武术梦”的种子。“上学时我自学少林拳,后来去当兵、参加工作,尽管对武术感兴趣,但都没有时间再去接触。”陈明回忆。

  上班后,陈明有时间就会去公园散步,看到有人习练太极拳,陈明心里直痒痒,之后他就跟着别人比比画画,学习太极拳。

  2002年,陈明在上楼时不小心摔了腰,加上多年久坐落下的关节炎、偏头疼、失眠等问题,这让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不乐观。当时单位的一位老领导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上的26个简单易学的动作拆解开来向大家传授,陈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跟着习练了一段时间,让陈明意想不到的是,仅仅练了一个多月,他的身体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睡眠也有了改善,同时关节炎、偏头痛这些问题也消失了。太极拳的神奇功效让陈明欣喜不已,同时也让他深深爱上了太极拳。

  出于热爱,陈明开始真正关注太极拳。有一次,他在市东方红广场散步,无意中看到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在习练太极拳,拳法刚柔并济。陈明一打听,原来是陈正雷大师入室弟子王来卿教的拳。

  陈明忐忑不安地找到王来卿,希望能跟他一起习练太极拳。没想到王来卿谦和有礼,平易近人,一身拳技,倾囊而授。

  在王来卿的悉心指导下,陈明开始每日早晚勤学苦练太极拳。同时,他对太极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陈式太极拳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既有阴柔的一面,又有刚猛的一面,柔至极则刚,作为武术的一个分支,太极拳包含了技击、力量、速度等方面的内容。”陈明说,“太极拳不仅仅是一套简单的拳法,它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发力,让人在练拳中发散思维,对于个人的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以及思考方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王来卿的悉心调教下,陈明的拳技也开始突飞猛进,在太极拳界崭露头角。2007年、2008年陈明先后参加了两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随后,陈明又陆续获得国家一级教练、国家一级拳师、国家一级指导员等称号。

  拳练得好,许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来向陈明请教,这给他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陈明看来,太极拳已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演练几遍套路那么简单了。为什么要“立身中正”?什么是“内三合、外三合”?怎样才能“去僵、求柔”?当有人在习练太极拳中问这些专业的问题时,陈明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很尴尬。

  为了弥补自己在太极拳理论知识方面的缺陷,陈明白天练拳,晚上放光碟学拳理知识,周末泡到图书馆,一段时间后,陈明对太极拳拳理及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练拳也更加得心应手。

  如今,陈明每天都会在锦祥花园小区的小广场上授拳。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找他学习太极拳,老人、小孩、私企老板、公务员、学生等都出现在陈明的队伍中。

  对于如何推动太极拳的发展,陈明说,目前,应着重打造太极拳品牌,比如策划大型的太极拳舞台剧、规范太极拳教练员市场,使太极拳产业能够得到真正发展。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