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领导到范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解放区总工会情系一线职工
市总工会举办精准扶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
朱村街道工会关爱一线保洁工
丹河项目“五比一创” “立功杯”竞赛如火如荼
亲情,在这里延续
保障职工“舌尖”上安全
做好金秋助学摸底工作
扎实推进网上就业服务工作
把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融入工会工作始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情,在这里延续
——记市中级人民法院李玉香家事审判创新工作室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新和

  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楼三楼尽头,有一处新成立的审判机构——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创新工作室,这里与其他审判庭不一样,粉墙木地板,绿植软沙发,非常温馨。这个审判工作室就是全省法院首家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家事审判创新工作室,这个家事审判创新工作室的审判长就是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人民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李玉香。

  李玉香从事民事审判20多年,以一名女法官的视角倾情调解、化解纠纷,以“李玉香调解20法”和“五心工作法”为标志,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审判行家里手。今年4月21日,已经51岁的她接过李玉香家事审判创新工作室审判长的担子,继续站在全市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潮头。

  今年春天,68岁的沈老太太将自己的大儿子许某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生活费、护理费、医药费。许某提出自己少年时就被过继给舅舅,在外地长大成家;母亲再嫁时有众人在场见证,约定由其再婚丈夫及其子女养老送终,他认为自己不应承担对母亲的赡养义务。

  在法庭上,许某说到激动处,居然愤然离席。李玉香劝他说:“你有理可以说理,跑能解决问题?你能不能在你母亲晚年的时候让她有个感情的寄托,少一分遗憾?”几句话就让许某冷静下来。李玉香带他到另一间办公室,让他多理解当年母亲的无奈。之后,李玉香又召集沈老太太再婚家庭的几个子女,讲法析理,让他们也要承担起扶养沈老太太的责任。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许某和母亲达成了赡养和解协议。事后,李玉香和同事多次到范老太太家回访,看到许某在母亲床前尽孝,李玉香无比欣慰。

  李玉香说:“以往这类赡养案我们只要支持老人的诉讼请求就足够了,但是家事审判要把工作再往前多做一步,就是要把影响赡养老人的其他家庭矛盾也要消除掉,真正让老人安度晚年,不会出现反复。”

  “这日子不能过了!”28岁的史某今年第一次走进李玉香家事审判创新工作室时态度坚决,非要和丈夫敬某离婚不可。起因是史某的表弟结婚,史某让丈夫拿钱随礼,敬某不仅不拿钱,反而对史某连声斥责。史某一气之下外出打工,而敬某追到史某家里向史某父母要人,争执中和史某的父亲动起了手。史某觉得对不起父母,就提出了离婚。

  工作室法官董翠果和金莹,从双方的孩子入手,劝解双方要履行夫妻互帮互助的义务,创造有利于家庭和睦、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还对史某、敬某进行了心理测试和疏导,消除双方的心理阴影,树立起重塑家庭关系的信心。最终,该案以史某同意撤诉结案,一起婚姻危机得以顺利化解。

  金莹说,以前审理这类案件法官关注的是“为什么要离”“孩子归谁”“财产怎么分”,现在法官关注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再考虑下能不能不离”。

  董翠果说:“危机婚姻可以采取心理疏导的方式再修复,如果单纯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就会过多地将矛盾引向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的争夺,只会加快婚姻崩溃的速度。”

  张某和妻子离婚多年,唯一的女儿从小跟着前妻生活。今年,已经上大三的女儿一纸诉状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张某支付多年来的抚养费、学费和补习费。

  张某觉得是前妻怂恿女儿向自己变相要钱,所以他和女儿一见面就吵了起来。李玉香用大姐的口气制止了张某激动的情绪,告诉他和前妻的恩怨不能影响对女儿的看法和态度,父女情深,和女儿的关系要着眼于将来。李玉香又劝说张某的女儿,要体谅大人赚钱不容易,学会自食其力,钱不是最重要的,有一个爱护自己的父亲才是女儿最需要的。

  李玉香劝解完后让父女俩自己说说对对方的感受。女儿一边流泪一边讲述这些年对父亲的思念,张某听了低头不语。最终,张某和女儿达成了和解协议,都表示以后要多联系、多见面,无论如何不让父女感情淡薄。

  “家事审判关注家庭成员关系,原则是亲情大如天,家和万事兴。”李玉香这样总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