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我国南方多条河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水险情,各地积极组织驻地部队奔赴抗洪抢险一线,各大媒体在争相报道抗洪抢险新闻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夜以继日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战士们身上。
近日,一则题为《“钢铁战士”带伤上抗洪一线 7天睡不足30小时》的新闻被各大媒体转载后,文中的焦作籍武警战士宋春涛迅速走红网络。8月1日,《焦作晚报》以《焦作出了位“网红”抗洪战士》为题,对宋春涛带伤参加抗洪抢险的经历进行了报道,让更多市民因我市走出的这位“钢铁战士”而感到骄傲。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马村区马村街道丽景社区宋春涛的家中,对他的母亲进行了采访。“得知春涛带伤参加抗洪抢险的事情后,我虽然对他的伤势有一些担心,但还是觉得他的选择是对的。”宋春涛的母亲郑吉能说,经过在部队3年的锻炼,宋春涛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2013年,刚刚从技校毕业的宋春涛正在进行毕业实习。征兵工作开始后,社区领导找到郑吉能,建议她把儿子送到部队去锻炼。郑吉能把征兵的事告诉了宋春涛,宋春涛没有犹豫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并很快在社区报名参军。经过严格的选拔后,宋春涛于当年顺利应征入伍,成为驻安徽武警交通部队的一名士兵。
“到部队以后,春涛说部队训练很忙,不让我们给他打电话。每过一段时间,他会利用休息的间隙给我们打个电话,而且大多数时候只是问问家里的情况,他在部队的事情却只字不提。”郑吉能说,他和丈夫知道部队管理严格、训练紧张,也不想给儿子添麻烦,所以这些年他们从来不问儿子在部队的事情。
今年5月底,郑吉能突然接到宋春涛要回家探亲的电话,3年没有见到儿子的郑吉能非常激动。“当兵3年,这是他第一次回家。他到家以后我才知道,他是因为受伤不能参加训练,才利用养伤的时间回来的。”郑吉能说,今年3月20日,宋春涛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左脚踝骨折,医生给他植入了7厘米长的钢板和12根钢钉。
在家待了仅5天,得知战友们将去抗洪救灾一线时,宋春涛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结束休假,回到部队去。“我是一名卫生员,这个时候不能掉队,而且我的伤已经好了。”宋春涛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母亲,并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部队。
7月9日,参加了1个多月昼夜不分的抗洪抢险,疲惫不堪的宋春涛旧伤复发,累倒在河堤旁。这时,宋春涛的战友们才发现,他做过手术的左脚踝关节已经肿胀严重,伤情更加恶化。7月11日,宋春涛被转至安徽武警总队医院进行再次治疗。“最近经过媒体报道,我才知道自己‘红’了,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宋春涛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起初他并不想让父母知道他带伤执行抗洪任务,但是现在父母既然已经知道了,他也不用再隐瞒了。
“看了媒体的报道后,我们才知道春涛在一线晕倒的事儿。但是,这是他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没有怨言。”郑吉能说,从一个毛头小伙到如今英勇无畏的战士,宋春涛的成长离不开国家和部队的培养,他们全家人为此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