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本报通讯员 张艳庭
但凡能在这浮世繁华中坚守理想的人,大抵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钟华友就是这样的人。他历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焦作书画院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会员,几十年如一日钟情于美术事业,在艰辛的艺术道路上上下求索……
钟华友1954年生于修武县,自幼受大哥钟伯友的影响,喜爱绘画。那时,他虽然只有五六岁,但看到大哥的画作时,就萌发了学习的冲动,找来纸笔,笨拙地想要画出那种美的感觉。对于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孩子来说,他的笔触只能是粗糙、稚嫩的。大哥从中看到了钟华友的绘画天分,这种天分不是技巧的纯熟,而是对美的感悟。
中学毕业后,钟华友到江苏找大哥,跟大哥学绘画。因为他需要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乃至养家糊口,有了兴趣与责任的双重动力,他进步非常快,所学内容也非常广泛。从油画到版画到国画,还有实用性更强的美术字、宣传画,他都用心学习。
经过了这一段刻苦、扎实、全面的学习,钟华友算是真正走进了艺术大门。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可以靠这项技术吃饭了。从江苏回来后,他在我市一家企业做美工师,做床单、枕巾图案设计及宣传工作。工作之余,他不忘向我市的一些著名画家学习,苦练绘画技艺追逐梦想。
1978年,钟华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河南大学艺术系。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平面设计成为他的强项,1982年至1989年,他在市印刷厂找到了对口工作。在这里,他为北京食品企业设计了大量的食品包装,为厂里赢得了大量印制订单。同时,他的多件装潢设计作品在国内、国际上获奖。
1989年,钟华友调入刚成立的焦作市书画院,成为一名专业画家。1998年,他赴美国纽约进行为期两年的艺术考察。在那里,近距离欣赏众多艺术大师的原创精品令他获益匪浅。此外,他还在纽约时代广场等地当街头艺术家,为世界各地的游客画肖像画。
钟华友的作品题材主要分为两个系列,即太行风情系列和藏族风情系列。钟情于描绘太行山,是因为这是他生于厮长于厮的土地山川。这里不仅有着独特的风景,更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淳朴的乡情民风。钟华友表现最多的另一个题材就是藏族风情系列。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到过甘南地区写生,被这里纯净的天空、空旷的高原、纯朴的藏民所组成的天然画卷深深地感染。因为喜爱,他有意识地进行这个题材的创作。于是,关于藏族风情的画作渐渐形成了一个系列,成为他油画创作主题的两翼之一。
近年来,各艺术画派林立,而钟华友只走自己的路,画画不避俗,也不媚俗、不跟风。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创作,他都在寻找精神上的世外桃源。他的国画《重阳》入选河南省书画院第二届双年展;作品《高原男子汉》入选“时代精神”——全国肖像油画作品展;作品《高原牧归》入选河南省第五届国画艺术展……
作为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钟华友在不断坚持艺术创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艺术联络、协调、服务等工作。他组织全市画家会员搞展览、采风、写生,配合全国美协、省美协搞活动……几年下来,他一共组织了各类活动近百项,为焦作美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