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富:焦作一中作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更应该成为我市教育资助工作落实的排头兵。
近年来,焦作一中本着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教育公平,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建立专门机构负责资助工作;二是配备了1名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出台了《焦作一中助学金管理办法》;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年级部会议、班主任会议、班长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宣传助学金管理办法,保证家长及学生知晓资助政策;四是严格资助标准和程序,做到规范、有序、真实、公正;五是与社会各界联系,拓宽资助渠道,如与部队、企业、银行结合,联合开展贫优生资助活动,近3年来共获得资助金额6万元,资助学生20人。
多年来,焦作一中积极宣传落实国家资助贫困生的相关政策,统一指导、协调、管理贫困生资助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奖学金、助学金、困难经济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元化资助体系;及时全面采集该校贫困学生信息,发布相关资助信息、公示受助信息、建立健全学校贫困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争取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对该校贫困生进行资助;该校还对贫困生开展诚信、励志、感恩等相关教育工作,并对贫困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学子心声】
李彤:我是个弃婴,自小被一对老人收养,2015年2月,因家庭变故我被逐出家门,无家可归。学校免除了我全部的学费,而且每月给我500元的生活费,还为我申请了国家助学金。我还得到了社会上很多单位、企业的资助。今年高考我以604分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我衷心地感谢市教育局领导、学校全体师生、社会上的好人们对我的救助,让我勇敢地生活下去。
朱志强:我从小患有先天性脊断裂,自出生就不能正常站立与行走。父亲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母亲一直陪伴着我学习和生活。学校帮助母亲安排了工作,同学们轮流着把我背到教室。学校不仅免除了我的学费和校服费,还给我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并且多方面联系社会资助渠道给予我救助。今年我以640分的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将来我会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爱永远传递下去。
周春连(朱志强母亲):志强虽然残疾,但绝不能成为社会负担,我既然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发挥他的光和热,让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救助,感谢焦作一中的领导和同学们多年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