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周恩来总理已身患重病,可他仍不放心葛洲坝工程建设,以惊人的毅力先后3个晚上听取施工汇报,有一次竟长达6个小时。他果断地将已经开工两年的主体工程叫停,指定著名水利专家林一山为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对重大技术问题反复进行论证,生怕有半点差错。他曾几次对身边同志讲:“我对这个问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乃何故?这是因为“长江出乱子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是整个国家的事、整个党的事。”周总理“战战兢兢”的心声,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让人深思。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小心谨慎,就好像是站在悬崖的边缘一样,就好像是踩在薄薄的冰面上一样。周恩来同志担任总理20多年,其非凡的魄力和胆略世人敬仰。可他仍有“如履薄冰”之感,这是因为他明白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实为人民所赋予,为官者实为人民公仆,更需小心用权,在其位谋其政,时刻警惕,处处小心,只有“战战兢兢”做官,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然而如今,个别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已然丢弃了这份“战战兢兢”的慎戒之心,变得狂妄自大、肆无忌惮,甚至无法无天。有的贪功诿过,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有的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搞“家长制”“一言堂”,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有的盲目贪大求全,刻意标新立异,政策“翻烧饼”、产业“走马灯”,目标脱离实际,思路一变再变;有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情况不明胆子大,方法不多热情高,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效果一阵风。这些干部行使权力如此“任性”,不仅劳民伤财,贻误时机,阻碍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而且侵蚀了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的良好工作氛围,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使干群的鱼水关系进一步分离成“油水关系”。
像周总理一样保持“战战兢兢”的为官心态,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谨慎与魄力并存、认真与担当同行,作风严谨,干事有激情。为官者,身负重任,必须做到敬畏权力、谨言慎行,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戒惧心理和谨慎态度,处理好权力和私欲的关系,区分开谨慎戒惧和为官不为。越是身居高位,越要在心里装着一个“怕”字,做到欲有所止、行有所忌,始终做到慎始慎微慎独,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为官心态保持清醒、增强定力,成为组织信任、群众支持的忠诚干净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