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基本规范约束言行
共产党员如何做到不忘初心
欺骗组织
干部要有“战战兢兢”的为官心态
管好家里人 走好为官路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共产党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好家里人 走好为官路

作者:□黎国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据媒体报道,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南安市原市委书记骆国清有期徒刑15年,没收犯罪所得。剖析其原因,他之所以从一名党员干部沦落为阶下囚,主观思想堕落是主因,但也离不开家里人的推波助澜。

  家风正,则为官清;家风劣,则为官浊。古往今来,几乎无不如是。作为党员干部,身份特殊,不同于一般人,在家是家长,在单位是“班长”。这双重身份决定了领导干部既要管好“数口之家”,又要带好“千军万马”。

  从大量揭露出来的违纪违法案例来看,很多官员走上腐败道路都是因为没有管好家里人引发的。譬如,徐才厚、周永康、令计划、苏荣等。他们有的充当“经纪人”,为权力代言,明目张胆与人谈判开价;有的充当“批发商”,倒腾公共资源,进行权力寻租;有的热衷“二人转”,丈夫前台倡廉,妻子后台受贿。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官员把手中的权力视为自家谋取私利的工具,千方百计为己、为家、为亲人谋利益,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

  规矩不是作茧自缚,清廉也不是亲情之殇。领导干部也是普通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个三亲四故。当自己功成名就后,眷顾亲朋好友无可厚非,况且一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亲朋好友的照顾和帮助。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眷顾,是靠权力的庇护,还是依一己之力?是私事私办,还是私事公办?如果分不清界限,难免会变味甚至变质,到头来只会贻误家庭、贻害家人。领导干部越是想眷顾亲朋,越应当严格要求。无论怎样,在情与法、情与规的取舍上,奉公守法、遵规守纪是基本的底线,亲情绝不能超越这个底线。

  回顾党史,老一代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专门制定了《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罗荣桓教育子女不能成为“八旗子弟”;陈云曾指出:“希望所有党的高级领导人员,在教育好子女的问题上,给全党带好头。决不允许他们依仗亲属关系,谋权谋利,成为特殊人物。”这种严格要求家人的家风,正是他们赢得人心、赢得信任的根本。

  既要管住自己,又要管好亲属,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管好亲属,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自己家庭负责。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身边人的腐败,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身边人,做到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做到清正为官、勤政为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