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抢险救援显身手
加快流通创新 推动供给侧改革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手段硬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机械化作业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图片新闻
孟州市:“一村一策”实现精准扶贫
文化甘霖润民心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营村
文化甘霖润民心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 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年前,修武县小营工贸区小营村缺乏凝聚力,村民之间矛盾纠纷多,集体经济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如今,该村一片和谐景象:老有所乐,幼有所教,治安管理良好,村民们一心一意谋致富。

  从2006年至今10年来,小营村通过文化活动凝聚人心,以思想教育感染人,在潜移默化中,小营人的精气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俺村每天文化生活不重样,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学习、重大节日有晚会,大伙儿都拍手叫好!”8月22日,小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保良说。

  人心向善!小营村建立爱心基金,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上学,多年来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去年,4个村民还主动向村里的公益事业捐赠了爱心物品。

  小营村的文化建设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田,带来村风淳朴、村民和谐的新气象。

  200余名老人是小营村的“家中宝”,更是村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成立老年学校,研习书法,诵读国学经典,比赛拳术,演练舞蹈;开设家长教育培训班,传授“教育经”,利用学校课余时间向青少年讲述党史故事,在学校和农村文化中心张贴“每周一语”,向村民传播正能量。

  “今年,俺制作了102张党建知识宣传画到学校展览,向孩子们讲解咱们的党史、国史知识!”小营村文化中心负责人刘次勋说。

  从2013年开始,小营村连续举行“好儿子、好儿媳”、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在全村树立孝老爱亲的家风,倡导和谐民风。

  “大伙儿天天相约一起跳广场舞,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既锻炼了身体,矛盾纠纷也少了!如今,俺已经学会100多节广场舞了!”小营村青年广场舞队队长赵金玲说。

  小营人在文化活动中绽放活力,自得其乐,让文化活动成为生活“必需品”。

  夜幕降临,小营村显得格外热闹。老年广场舞队、青年广场舞队、太极拳队播放的音乐声此起彼伏,棋牌室、文化活动室灯火通明。而在几年前,喝酒、打牌、看电视是小营人晚间娱乐项目的全部。

  青少年是小营村文化活动的生力军。小营村小学重视少先队队伍建设,每周定期开展队日活动,通过升国旗、行队礼、唱队歌等方式,让小学生牢记入队初心。村团支部组织全村青年开展技能大赛,筹备篮球比赛,团组织生活开展得红红火火。

  “不仅要弘扬社会正气,还要抵制歪理邪说!”8月22日,小营村老年协会副会长罗耀峰说。

  去年,有群众反映有外地人在村里向老年人推销假冒保健品,该村农村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及时上前制止,并通过宣传普及科学知识,防止群众上当受骗。如今,各种骗术在小营村销声匿迹,传销活动、邪教活动也没有生存的土壤。

  如何坚守一方净土?小营村农村文化中心的37名核心骨干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把奉献的理念扎根心底,让服务的理念薪火相传。①6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