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决赛中战胜塞尔维亚队,历史上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12年后重返奥运之巅。在人们盛赞女排的同时,很多人也想起了男足,有人调侃说“应该把男足的工资发给女排”。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成绩与工资的倒挂又让男足尴尬了一把!资本的注入让中超赛场熙熙攘攘,但火爆的“表情”难掩“体质”的虚火。
在本赛季中超夏季转会中,16支球队转会总投入约9.46亿元,巴西国脚胡尔克以5580万欧元的身价摘得标王。如此大手笔豪购令世界豪门俱乐部老板们瞠目结舌。
对比欧洲杯上的“冰岛神话”,不足33万人的小国冰岛逆转英格兰,昂首挺进八强,在世界足坛掀起了“冰岛风暴”,大家竞相谈论“冰岛效应”。
对于“冰岛风暴”,德国足坛名宿克劳琛表示“一点不意外”,因为冰岛有非常出色的青训系统、令人震惊的场地数量以及狂热成熟的足球氛围,创造奇迹是他们常年深耕足球运动的成果。“冰岛风暴”再次提醒我们,球星能带来虚幻的繁荣,却换不来一个国家整体足球水平的提升。为足球打好基础,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何才能让俱乐部把钱花在刀刃上,考验着管理者的政策导向、经营者的战备抉择和足球市场的成熟程度。
买胡尔克的钱能做多少打基础的事?基本可以建一座专业足球场!
在我国,专业足球场可用“凤毛麟角”形容。目前,我国只有五座专业足球场,成都龙泉驿足球场总投资2亿元,最现代化的泰达新球场造价也不过5.6亿元。这“星星之火”与中超转会市场的“烈日焰火”形成了尴尬对比。反观冰岛,这个只有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极地国家,竟然拥有179个标准足球场和128个小型足球场,而冰岛人对足球的热爱还体现在教练培训计划、专业足球运动员培养等方面。冰岛人知道,打基础的工作干起来千头万绪,短时间难见成效,需要前人栽树,后人方能乘凉。
有人说,冰岛是小国家,更能高度一致地贯彻足球理念,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庞大的球迷基数、狂热的资本热情,足以令任何国家羡慕。对于一直寻找职业足球之路的中国来说,“冰岛风暴”极具参考价值,这面镜子反射出了中国足球多年无法治愈的“近视”顽疾。
历史告诉我们,超级球星托不起足球运动,在这个不缺钱的中超赛场,只有踏踏实实打基础,才能长久掘金足球市场,推动国足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