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连日来,示范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完成各项筹备工作,以崭新的形象迎接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的召开。
提前完成道路提质改造工程。示范区将世纪路、神州路改造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连夜研究提质改造方案,最终决定采用水泥路加铺沥青的方式。两条道路维修工程总长7.5公里、15万平方米,总投资2600万元。为确保工程进度,施工队伍加班加点赶工期、严格落实防尘抑尘措施,主要领导现场督导、一线指挥,示范区管委会、市公安交警支队协作配合,最大限度地减轻施工期间对群众出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区上下协力攻坚,提前完成了道路改造工程。
严格控制施工扬尘污染。该区制作发放“六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宣传明白卡6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施工范围。着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13处大型施工工地维修、新增、规范围挡2100米,硬化场地3250平方米,覆盖裸土7万平方米,维修、新增车辆冲洗设备5台,清理施工现场搅拌装置8台。13处建筑工地安装扬尘治理视频监控设备,15个项目工地安装PM2.5、PM10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现了对建筑工地的实时监控。
加大道路保洁洒水力度。该区每天出动13辆机扫车、洒水车,按照“先冲洗、后机扫、一天两扫、定时洒水”的作业模式,对全区23条主次干道进行一天两次机扫和六次洒水除尘作业,每天机扫作业面积40万平方米、里程400公里,道路洒水作业面积30万平方米、里程600公里,实现主次干道全覆盖。适时冲洗道路路牙、道路三角区,确保路面整洁、湿润,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污染。人工清扫作业改用自制小扫帚清扫,避免二次扬尘污染。
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该区以“双创”活动为载体,对全区垃圾堆、堆料场、废品收购站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垃圾源。对南海路、世纪路等道路沿线的无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垃圾100余吨,对迎宾路高速路口西侧的建筑垃圾进行黄土覆盖,对填平的地面进行绿化美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无主垃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
及时修补损毁市政设施。该区利用两周时间对损毁的路面、道牙、井盖进行集中整治,累计投资70万元,修复人行道2653平方米、快慢车道2048平方米,更换道沿石50块、井盖11个、雨篦23个。该区加强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对市政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并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拨打服务电话或@示范区官方微博反映市政设施损毁问题,在一天内进行处理,确保道路交通顺畅、市民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