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从安老扶幼到支教助学,从赈灾救助到扶贫济困,从繁华城区到偏远山村……近几年来,我市慈善救助项目多样、覆盖面广,通过“慈善搭台、企业助力、多方联合”的慈善救助模式,使一大批困难群众得到了救助。
记者了解到,我市慈善救助活动不仅灵活多样,而且覆盖面广,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党政大力支持、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踊跃捐献,从传统民政对象到困难群众,从临时救助到项目支持,从资金和物质资助到款物和精神帮扶,从单一慈善组织实施到多家慈善组织联动,各级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困难群众的需求,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慈善项目,救助领域涉及安老扶幼、支教助学、赈灾救助、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方面,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各界的关爱及时传递给困难群众。市慈善总会针对全市孤儿、大病贫困家庭、突发灾难陷入急难的家庭等,开展了“重生行动”“微笑列车”“孤儿大病保险”“慈善SOS紧急救助”“慈善光明行”“携手慈善、大学圆梦”和“爱心助学”等慈善救助项目。在抗击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特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在第一时间启动赈灾捐赠应急机制,公布捐赠渠道,开通全天24小时捐赠热线,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为灾区群众奉献了爱心,提供了帮助,为灾区恢复重建贡献了力量。
为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助学的积极性,最大范围地整合社会慈善资源,市慈善总会每年联合民政、团委、残联等多家部门集中举行“慈善焦作”助学金发放仪式,邀请市领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出席仪式并为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为热心助学的爱心企业颁发爱心企业奖牌。在大病救助方面,市慈善总会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迅速启动大病救助机制。去年1月26日,市慈善总会在救助因交通事故严重受伤的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王倘时,在最短时间内为她送去了5000元救助金,并鼓励她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要顽强和病魔做斗争。
据统计,2015年,市慈善总会共发放救助慈善款31000元,救助8名像王倘同学这样因身患重大疾病导致家庭困难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