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别人的创新注定没有出路,只有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存力和发展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多氟多化工有限公司从氟化工出发向新能源转型,以清晰的发展思路实施自主创新系统工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升级道路。从无机氟化盐到动力锂电池,再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多年来的新能源转型之路,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越走越稳当。
在创新中采取多种方式、多个维度,从技术、产品、市场、资本、跨界等各方面去发掘创新基因、寻找创新方向,建立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创新体系。这种创新更有价值、更有生命力,可以推动企业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要想做大锂电产业,必须通过布局全产业链来实现。毕竟在一个由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运输、生产制造、订单处理、销售、批发零售和品牌所构成的产业链中,两端蕴藏的价值最高,即研发和品牌,价值最低的就是中间环节的生产制造。为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决定,通过进军智能终端来提升产品档次。所以,新能源公司在拥有11款电动自行车之后,与丹麦的设计师合作设计的智能电动自行车,不仅健康、环保、安全性能高,还可以通过用肌肉控制电机,在最大限度保护膝关节的同时,其智能系统还可测出体重、力量和消耗的热量,实现了“把健身房搬到了马路上”。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和自信,新能源公司正布局着庞大的“锂电版图”。对此,新能源公司的目标是,在焦作这个国家火炬计划焦作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做好三件事:一是开通一条电动公交车线路,二是经营一家电动车出租公司,三是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如此谋局,新能源公司意在依托六氟磷酸锂的原材料优势,逐步延伸到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形成从材料到电池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改变我国锂电现有的产业格局。
“一个人的转型升级不容易,一个企业的转型升级更不容易。”李世江说,纵观经济发展史,转型升级成功的案例少,失败的案例多。但人生最可怕的是没有梦想,没梦想,它将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消磨你的生命。有梦想,就要懂得坚持;有梦想,就要善于为它的实现积蓄力量。人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心态,沿着既定路线,在企业转型升级中追求新的自我。
当前,科技与产业创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中呈现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等跨界交叉融合的特征,产业融合成为趋势。企业创新要以开放性、扩散性的思维,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探索多层次、多结构、更广阔、更独特的创新路线,保持创新警觉,承担创新风险,提高创新能力,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使中国创造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