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9月8日下午,市总工会举行发布会,通报全市工会系统2016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和阳光就业行动情况。
据悉,2016年金秋助学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256.5万元,其中各级党委政府资助126.3万元,社会捐助42.2万元,各级工会投入86.4万元,其他1.6万元。共发放助学资金256.5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1154人。其中,小学和初中阶段2万元,55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7.1万元,151人;大专以上247.4万元,948人。共资助困难农民工子女590人,发放助学款95.8万元;资助困难单亲女职工子女40人,发放助学款11.95万元。
2016年阳光就业行动中,各级工会共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508人次;共参与举办就业招聘会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20场,提供就业岗位1077个;共帮助落实对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171人次;共帮助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284人。
我市各级工会组织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建立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市总工会专门设计了困难职工家庭入户调查表,在原有档案内容的基础上,详细采集家庭经济情况、本年度大额支出、职工及家庭成员技能培训和就业意愿、职工家庭本年度的帮扶需求、致困原因分析以及基层工会的帮扶建议等信息,增加了档案的信息密度。二是广泛联系加强协调,推动各项助学就业政策落实。在入户调查时广泛宣传国家助学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知晓国家的好政策、好办法;积极与统战、民政、团市委、妇联、爱心助学会等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沟通协作,形成助学合力,避免了重复救助;对应享受但未享受到国家助学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推动这些好政策在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落实。三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提高保障帮扶工作透明度。严格按照《河南省工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和本级制定的《实施细则》开展帮扶工作,管理使用帮扶资金,确保助学活动公正、公开、公平。严格建档公示和救助公示制度,市总工会帮扶中心在建档阶段对新建困难职工档案进行公示,在救助阶段对金秋助学资金发放方案进行了公示,确保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