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垃圾围城”整治有力度
示范区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图片新闻
倾力推进项目建设
舞出农村新风貌
田银平:重身教 当榜样
多措并举抓秸秆禁烧
关旭霞:抓党建 做表率
“平安联创”打造技防示范村
“土小”企业整治战正酣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环境 构建平台 创新载体
示范区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焦作科技大市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示范区优化环境、构建平台、创新载体,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年初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7%。

  示范区由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河南省第七家国家高新区之后,该区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在科技创新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该区领导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宣讲科技创新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并给予区级科技资金支持,加快了科技项目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共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0余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个、省级项目60余个、市级项目120余个,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该区出台《焦作市示范区科技强区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科技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树立科技强区理念,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支持、奖励力度,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示范区大力支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焦作科技总部新城、焦作科技大市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开展跨区域合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西安科技大市场目前运行良好。其中,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首批合作的6个项目顺利投产,新签约项目4个;焦作科技总部新城已入驻企业20余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140家;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已签约入园企业29家。

  为培育科技创新载体,示范区不断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培训和申报,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办法》、定期召开培训会、现场指导等方式,平均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目前,全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国家级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12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0余项。

  在对外合作中,示范区的科瑞森、厦工、明株、中轴、卓立、明仁、大江重工等46家企业已与中科院、北大、清华、中国矿大、西安交大、厦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5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建成产学研联合体40多个,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60余个。部分企业通过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快速达到行业技术创新领先水平。通过合作,不断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为切实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示范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广大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配合企业做好专利申请工作。目前,全区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0余种,有效专利2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7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700多项、外观专利1300项,居全市首位。同时,该区扎实推进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清零工作,参加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企业共计45家,其中零专利企业22家。截至目前,19家工业企业实现专利消零,消零率86%,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去年,该区还为企业申请省、市级专利资助资金14.81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