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风康复要趁早
孩子咳嗽您看中医了吗
中医推拿治疗腰肌劳损
从虚实角度辨证治心悸
秋分时节养好脾肺肾
金银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咳嗽您看中医了吗
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提起孩子咳嗽,恐怕很多家长心有余悸,病情的迁延、症状的严重、引发的后果,都让家长们有些束手无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历过孩子感冒咳嗽反反复复,用了很多消炎药、抗病毒药之后,最后还要求助于中医。那么,中医到底在治疗小儿咳嗽方面有哪些优势呢?昨日,记者来到市中医院,走进儿科门诊和病房实地了解情况。

  刚走进儿科门诊,就看到主任王宏霞正在为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把脉,孩子不时咳嗽几声,面红耳赤,旁边妈妈的脸上充满了担忧之色。看到记者,王宏霞微笑着示意记者坐下。她又问了一些孩子的饮食起居和相关症状,然后对旁边的母亲说:“我开几服药,吃了应该会有好转。回去之后,不要再让孩子吃辛温厚味或油炸煎炒的食品,朱古力一类的饼干也不要吃。”

  趁闲暇,记者赶紧说明来意。王宏霞笑着说:“春秋两季是孩子咳嗽的高发期。现在这个季节,孩子多是肺热咳嗽,像刚才这个孩子,咳声高亢,咳嗽时面红,痰黏难咯,喉痛咽干,舌苔黄干,尿赤舌红,基本上都是肺热的症状,治疗时需清肺止咳,我开的药方中有桑白皮、瓜蒌皮、杏仁、牛蒡子、枇杷叶、甘草等。另外,根据这个孩子咽红喉痛的症状,我还适量加有板蓝根等药材。”

  简单介绍后,王宏霞与记者一同前往病房。路上,记者迫切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说中医治疗小儿咳嗽有优势呢?”王宏霞耐心地解释:“小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体质是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所以,一旦外邪入侵,也就是受凉,孩子阳气过盛就容易化为实热,阴津不足又容易化为虚热,肺常不足则热邪易于克肺脏,引起肺热。多数情况下,小儿肺热未除,仅仅单纯抗病毒、消炎则治标不治本。这个时候,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就充分发挥了作用,这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小儿咳嗽确定为中医优势病种的重要原因。”

  来到病房,王宏霞指着一位2岁大的患者说:“这个孩子属风热咳嗽,这种病症多发于春季及初秋,夏季炎热也时有发生,主要症状是痰色黄稠、咳痰不畅、发热恶风、出汗,还有鼻流浊涕、咽喉干痛、口渴欲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的症状。我们主要给予清肺止咳。中医对小儿咳嗽的辨证分型还有风寒咳嗽,主要症状是咳嗽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甚则喉间有痰鸣声,还有恶风畏寒、头痛倦怠、鼻塞不通、流清涕、喉痒声重、舌苔薄白等,主要是给予温肺止咳。风寒咳嗽多发生于冬季,主要症状是咳嗽痰多、凌晨咳嗽频繁、吐清稀白沫、口淡、纳呆、便溏、形神困乏、厚衣怕冷等,治法为温肺止咳;肺燥咳嗽多发生于秋季,症状为咳嗽少痰、咳声高亢、鼻燥咽干、声音嘶哑、舌质红干等,治疗方法主要是润肺止咳;痰饮咳嗽多发生在脾土本虚的孩子身上,症状主要是咳痰多清稀、口淡、食欲不振、倦怠懒语、面色光白、面目虚浮、四肢不温等,治法为健脾燥湿化痰。当然,在实际治疗中,我们还会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症状加以调整,如对寒从热化者,在辛温剂中,加入一二味清化之药;在一派清宣剂中,加入一二味温化之品,以化清凉凝滞之气。另外,还会在正治之中加入反治之法,必要时温、清、补、泻并用,辨证施治,并不拘泥。”

  最后,王宏霞特别提醒,坐诊中,她经常会收治一些久咳不愈的孩子,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家长护理不当也是造成孩子久咳不愈的重要原因。像有些家长,在孩子感冒后,还给孩子吃过于寒凉的水果;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生病久了,体质虚了,在身体未康复时炖花旗参、虫草肉汤等让孩子补,不料虚不受补,病情反而迁延;还有一些家长,习惯给孩子喝凉茶,却不知“苦寒败胃、辛散伤阳”。所以,一旦孩子出现咳嗽不愈的现象,家长切忌盲目用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