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理想就医格局,是社会对分级诊疗的期待。然而,如何解决让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大医院舍得放、配套政策跟得上四个问题,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关键。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紧跟国家医改步伐,以创新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医疗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不断进行探索,通过“互联网+医联体”智慧医疗平台的搭建,为分级诊疗排忧解难,为全市分级诊疗树立起新的榜样。
分级诊疗模式走进新时代
9月8日,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下,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借力互联网技术,携手该院医联体成员——市第六人民医院、中站人民医院以及18家基层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启动了医联体智慧医疗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远程心电网络系统;二是远程影像网络系统;三是互联网医院基层协作门诊。三个项目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方便老百姓就医,同时为基层医院提供更高、更好的就医平台。该院将协作医院、社区医院接入“互联网+医联体”智慧医疗平台,开通网络协作门诊功能,为协作医院的专科医生和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提供远程协作、双向转诊服务的平台,助力分级诊疗有序推进。启动仪式上,该院分别向20家基层医疗机构免费赠送了远程18导心电图机。
“今年8月8日,我院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互联网医院,实现了广大老百姓足不出户的居家看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如何带动周边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发展,也是我院责无旁贷的重任。”该院院长李富梅说,“通过多方面的积极准备,我院从现在开始在焦作市率先启动与基层医院的心电、影像和互联网协作门诊,首批与20家医院进行互联,实现下级检查、上级诊断的医疗资源共享一体化区域协同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及诊疗服务,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检查数据的共享,减少二次重复检查给居民带来的负担,在上下转诊中让诊疗信息双向开发,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把医联体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看病就去大医院”的意识。这一意识的蔓延,使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将大小医院的医疗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直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医联体就是公立医院实施改革的一大创举。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一定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家三级医院与一级、二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2014年春季,我市召开推进医联体动员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医疗联合体工作的意见》,向全市全面推进此项工作,以促进焦作市内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优势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大众。
我市召开推进医联体动员会的第二天,该院就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进行讨论,决定以“五不”原则加以推进。“五不”原则,即不求最早,只求最好;不求形式,只求内容;不求数量,只求实效;不千篇一律,要量体裁衣;不面面俱到,要有的放矢。当年6月27日,市卫生计生委经过认真审核筛选,批复同意该院成立首批16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体。根据运行情况,逐步扩大成员范围。
“不久前,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全省率先尝试建立了‘医院主体、联合运营’模式的互联网医院,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就医方式,也让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即将开展的网络协作门诊、远程心电和影像互联,更是让社区和医院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有望达到医改所要求的分级、协作的目标。”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乐庆在该院医联体智慧医疗项目启动仪式上致辞,“可以说,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心电、影像系统以及互联网医院网络协作门诊的开通正当其时,十分适合我市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阶段,也必将在助力医改、推动全市‘互联网+’战略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老百姓看病将越来越方便
该院党委书记杨永国指出,在“医联体”智慧医疗项目启动仪式上,该院向参会的基层医疗机构免费赠送网络协作门诊、影像诊断平台软件和心电设备。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基层心电和影像工作人员可通过软件平台,直接向该院专家求助一个三甲医院所出具的诊断报告。另外,社区门诊医生也可帮助患者在线预约该院专家,通过高清视频连线的方式,完成协作诊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该院专家将给予指导性的意见,社区医生可根据该院专家的建议,为患者开具处方和辅助诊疗项目。
“真好,今后俺在社区医院就可以看病了,不用跑远路,也不用排队,真方便!”市民王女士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地说。
据介绍,下一步,该院将依托和挖掘医院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充分融合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通更多的远程动态心电、血压、病理、超声、内镜等网络协作互通互联服务项目,通过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线上诊疗服务。
上图 20家医联体成员代表到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协作门诊观摩。 刘 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