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飞向自由】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帖子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该网友称:姑且不说人们是否有习惯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只是路遇几次环卫工人收垃圾时都是将两个箱子的垃圾混着倒在一个垃圾车里,这分类垃圾箱岂不成了摆设?
针对该网友反映的情况,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从市城管局环卫科了解到,目前我市28条主干道共有可分类垃圾箱1761个。虽然各区主干道目前都配有垃圾分类箱,但是此类垃圾箱有名无实,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箱内所盛放的垃圾大同小异,部分设有废电池投放口的新型环保垃圾箱也是被迫对垃圾“通吃”。
记者分别在人民路、政二街、丰收路、塔南路等多条道路留心观察发现,垃圾未能分类并非一方之责。一些市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一些环卫工人在清理垃圾箱时,不管分类与否,都是将两个箱子里的垃圾全都倾倒在垃圾车内。
而在我市一些居民小区,分类垃圾箱更是难觅踪影。“小区里没有分类垃圾箱,废旧电池和灯管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家住锦绣江南小区的江女士向记者反映,其所在小区并没有配备垃圾分类设施。
那么,垃圾不分类会造成什么结果?据了解,垃圾不分类造成了垃圾混合,尤其是食物垃圾和其他如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混合会导致相互污染,最终导致全都无法回收利用,只能填埋或焚烧。
网友【软键盘输入】建议:不管小区有无分类垃圾箱,都需要市民先在家里将垃圾分好类。如果市民养成好习惯,先给自家垃圾分类,让垃圾各归其处,垃圾分类回收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市政协委员刘宇说:“要想真正做到垃圾分类,首先要求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习惯,切勿将所有垃圾混淆。其次,环卫部门对需要清理的垃圾也要进行分类,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进行监督监管,共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