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网谈丨安全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友热议“污染围城”治理
为什么提倡一次献血400毫升
中国新能源全产业链锂想峰会在焦举行
莫让一池污水损坏城市形象
别让垃圾分类成为“花架子”
打造“二氧特色”的安全文化
市安监局落实人大评议立行立改见实效
图片新闻
新《安全生产法》重点条款解读
我市举办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归口直报培训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垃圾分类成为“花架子”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网友【飞向自由】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帖子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该网友称:姑且不说人们是否有习惯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只是路遇几次环卫工人收垃圾时都是将两个箱子的垃圾混着倒在一个垃圾车里,这分类垃圾箱岂不成了摆设?

  针对该网友反映的情况,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从市城管局环卫科了解到,目前我市28条主干道共有可分类垃圾箱1761个。虽然各区主干道目前都配有垃圾分类箱,但是此类垃圾箱有名无实,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箱内所盛放的垃圾大同小异,部分设有废电池投放口的新型环保垃圾箱也是被迫对垃圾“通吃”。

  记者分别在人民路、政二街、丰收路、塔南路等多条道路留心观察发现,垃圾未能分类并非一方之责。一些市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一些环卫工人在清理垃圾箱时,不管分类与否,都是将两个箱子里的垃圾全都倾倒在垃圾车内。

  而在我市一些居民小区,分类垃圾箱更是难觅踪影。“小区里没有分类垃圾箱,废旧电池和灯管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家住锦绣江南小区的江女士向记者反映,其所在小区并没有配备垃圾分类设施。

  那么,垃圾不分类会造成什么结果?据了解,垃圾不分类造成了垃圾混合,尤其是食物垃圾和其他如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混合会导致相互污染,最终导致全都无法回收利用,只能填埋或焚烧。

  网友【软键盘输入】建议:不管小区有无分类垃圾箱,都需要市民先在家里将垃圾分好类。如果市民养成好习惯,先给自家垃圾分类,让垃圾各归其处,垃圾分类回收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市政协委员刘宇说:“要想真正做到垃圾分类,首先要求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习惯,切勿将所有垃圾混淆。其次,环卫部门对需要清理的垃圾也要进行分类,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进行监督监管,共同维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