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68.4亿元,是2010年的1.6倍;人均生产总值完成73034元,是2010年的1.5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亿元,是2010年的1.95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6.7亿元,是2010年的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5.6亿元,是2010年的1.8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6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65元,分别是2010年的1.7倍和1.85倍。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装备制造、化工两个主导产业和毛皮加工特色产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原内配年产各类气缸套5000万只,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OEM供应商。毛皮加工龙头企业隆丰公司的毛皮制品,产销量世界第一。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三次入选“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同时,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按照“城区—特色小镇—村庄”的层级,按照“一修复三实现”的思路,探索共享、绿色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城市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确立了“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城镇化率达45.7%。特色小镇建设亮点凸显。以莫沟村为试点,突出南太行窑洞特色,建设集生态休闲、农耕体验、窑洞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小镇,积极探索寻求广大农村的发展方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深入推进“七改一植”,七改即改墙、改房、改路、改水、改厕、改能、改网;一植即植树造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开放创新成效显著。对外开放释放新活力,建成全省第二家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打造了直通世界的开放平台。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人均出口额三项指标连续11年居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首位,经济外向度达到28%。科技创新成为新动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25.6%。
网络经济取得突破。该县农村淘宝走在前列。在全省首家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开展合作,已建成61个村淘店。工业电商蓬勃发展。150余家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商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电商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六万余人,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0亿元。该县被评为“2015年全国互联网最具活力县域”。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该县生态水系建设快速推进,林业生态全面加强。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环境治理不断加大力度。积极开展“碧水工程”,扎实开展“蓝天工程”,狠抓控排、控煤、控尘、控油、控车、控烧等工作,空气质量得到好转。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五年来,该县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累计达到8.1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高中免费教育;探索实施了城乡医疗联合体,被评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党建活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创新开展“务实重干、绿色发展”大讨论活动,重点解决党员干部“不想干、不会干、不敢干、胡乱干、怎么干”和不深入、不担当、低效率、乱作为“两不一低一乱”问题,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坚持从严治党,实施了“和睦家园”建设、先锋堡垒、为民连心、正风亮剑、立规肃纪五大行动,从严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党风廉政和制度建设,在全市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