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坚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晋级三星、打造千亿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完成河南省“五规合一”试点申报工作。加快“六横九纵”路网建设,继续完善供排水管网、电网、气网、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编制完成产业规划,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化工、毛皮加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保税经济六个超百亿级的产业园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突出创新引领作用,把孟州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创新县(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狠抓在建项目,超前谋划项目,围绕主导产业,筛选、储备一批优质项目、朝阳项目。开展达产增效活动,营造支持工业发展浓厚氛围。全面落实《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30条意见》能,让企业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轻装上阵”,在逆势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程。按照城区—特色小镇—村庄的层级,按照“一修复三实现”的思路,以老家莫沟小镇为试点,探索共享、绿色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互动互融互生,共同发展。修复乡村生态。按照生态窑洞型、旅游度假型、乡村休闲型、历史文化型、城市社区型五种生态修复模式,注重绿色改造,形成独具孟州特色的乡村生态风貌。加快推进“七改一植”,到2016年底,33个特色示范村庄、入市口两侧的镇村以及城郊村,全面完成“七改一植”任务。实现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均衡配置公交、天然气、自来水、教育、公安、医疗、卫生、养老、金融等公共资源,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计划,2017年,我市7900名农村贫困人口、2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开展“和睦家园”建设行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四进一入”,四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社区),一入即入心。创建一批“和睦家园”建设行动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企业、示范学校、示范单位,逐步全面推进。
强力推进现代交通工程。打造开放交通。重点推进黄河公路大桥、城际铁路、货运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构建网络交通。加快构建“七横十纵”大通道格局。推进畅通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实现便捷交通,实现“村村通公交”、30分钟到城区。
强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形成“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定规划。2016年完成《孟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评审及报批工作。2017年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以及主城区、新城区的城市设计工作。立规矩。严格执行《孟州市城乡规划审批程序规定》和《孟州市违法建筑责任追究办法》。建项目。通过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功能、改善城乡环境。启动建设新城区,建设城市排水管网,完善城市环保设施,建设供气供热设施,实施城市居民安全饮水工程。
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生态水系建设。立足于防洪除涝、引水补源和满足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用水,对全市12条河流、21座水库整体梳理规划,利用五大水源,建设环城水系、九湖四湿地,实现“水渠环城、城水相依”。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按照“一区一带两网多点”空间布局,点线面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实现“城乡大绿化、河阳一市青”。加强环境治理。开展水气同治,下大力气解决环保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得见蓝天白云,呼吸上新鲜空气,喝得上干净水”。强化环境保护职责,加强水污染防治,引导桑坡毛皮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毛皮专业园区。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狠抓“控排”,重点治理工业大气污染;狠抓“控尘”,强制关停“土小”企业,提升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管理水平;狠抓“控煤”,2017年城区全部禁燃高污染燃料;狠抓“控油”,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狠抓“控车”,加大对黄标车、老旧车辆的淘汰力度,在城区全面禁行黄标车;狠抓“控烧”,治理秸秆焚烧污染,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攻坚,全面改善空气质量。
强力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弘扬韩愈文化。依托韩园建设韩愈纪念馆,在老家莫沟小镇建设韩愈书院,对生态园提升改造建成韩愈文化园。繁荣黄河文化。打造黄河湿地文化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养老基地,积极融入河南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挖掘南太行窑洞文化。以老家莫沟小镇为样板,依托西部陵区生态资源、3000多处窑洞,突出南太行窑洞特色,打造国内知名的南太行窑洞文化休闲度假区。开发水浒文化。充分开发我市快活林、十字坡、飞云浦、安平寨等水浒文化资源,打造水浒小镇。着力打造特色小镇。打造老家莫沟小镇。按照“一修复三实现”的思路,加快生态修复、绿色改造,集聚南太行窑洞民居、乡间溪流、田野、树林、客栈、布坊、咖啡屋、特色美食等文化休闲元素,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南太行窑洞文化休闲旅游区。打造德众小镇。以德众保税中心为依托,着力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观景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打造桑坡小镇。规划建设毛皮专业园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水浒小镇。着力打造以水浒文化为特色,集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度假旅游区。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财政投入,加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三年内完成全市农村体育设施改造,构建10分钟健身圈。
强力推进智慧网络工程。把“推进网络兴市、建设智慧孟州”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完善电商平台。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电商经济,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积极推进“互联网+”。互联网+农业,健全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互联网+工业,实现“孟州制造”向“孟州智造”转变;互联网+现代物流业,努力打造豫西北和晋东南区域性物流中心;互联网+教育,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互联网+医疗,加快医疗服务、医药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平安,构建智能、高效、准确的安全预警系统。大力发展农村淘宝,实现274个行政村全覆盖,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孟州智慧网络中心平台,实现全市智能化信息收集、统一化指挥协调、便捷化为民服务。加大智慧网络人才培育,到2018年完成普及式培训6万人次,专业化培训8000人次。
强力推进改善民生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突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牵动作用。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大力培育“名师名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培育2~3个品牌专业,为产业集聚区发展输送人才。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民办中学,力争引进一所大专院校。全面提升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实施妇女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楼、中药制剂中心、槐树化工乡镇卫生院、老家莫沟卫生所等项目建设,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新建3所养老机构,建成覆盖市、乡、村三级的“12349”养老服务呼叫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