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修武县出台《工业30条》 鼓励科技创新
李海波:借助“互联网+”让土鸡飞出大山
为啥话到嘴边就忘了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关政策及申报答记者问(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鑫锐超硬材料公司
创新,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工业用金刚石到珠宝级钻石,修武县鑫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华丽转身。“公司成立之初以生产工业用单晶金刚石为主,研发能力有限,产品仅有几十个品种,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公司坚持以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为目标,坚持学习,不断创新,重视科技,逐步提升研发、生产能力。目前,我们生产的150多个品种的工业用金刚石已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并初步具备生产白钻、黄钻、蓝钻等多种装饰用人造珠宝级钻石的能力,质量达到行业先进标准。”该公司董事长王时玉说。

  9月22日上午,在修武县产业集聚区的省属重点企业、市科技型企业修武县鑫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大门旁挂着“河南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河南工业大学产学研基地”的牌子,在秋日下格外醒目。“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业与大众需求已大大提高,我们公司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科学研发力度,选择装饰用珠宝级人造钻石为主要发展方向。”王时玉说。

  装饰用人造珠宝级钻石的生产,一直是业界的热点,但是在商业生产方面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尤其需要更为严格的工艺和原材料。为了攻克这些难关,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的王时玉深谙人才与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一直十分注重引进人才和加强与一些科技单位的协作。2013年以来,该公司先后与在超硬材料研究方面位于国内前沿的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企业确定为学校的产学研基地,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帮助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开拓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工业航母,力求做到行业领先。

  紧紧围绕“学习型、创新型、科技型”的发展宗旨,该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等高等院所深入合作,成立新产品研发中心,并聘请河南工业大学的栗政新、李颖副教授,河南理工大学的胡美华博士等担任技术指导,研究开发新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钻石毛坯生长环境的不可控性、触媒材料选择的无规律性以及钻石颜色质量的不稳定性等课题,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该公司成立专门研发小组,依托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在钻石毛坯生长环境的稳定性、钻石生产用触媒的配比、钻石毛坯的颜色多样性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珠宝级钻石的生产普遍采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温度梯度法,该方法是利用合理的钻石生长腔体结构,选用优质的金属合金为触媒、高纯的石墨为碳源,高质量的Ib型金刚石单晶的晶面为初始生长面,在数万个大气压的高压和1300℃~1600℃的高温条件下,经过十几个小时,甚至数天的生长,得到颗粒大于3mm的钻石毛坯,然后经过标准的工艺打磨,制备成珠宝首饰。”该公司技术工程师胡美华说,目前该公司已具备生产黄色、白色、蓝色钻石的能力。一些珠宝商家采用该公司生产的钻石,经过加工、镶嵌等制作成的项链、手链、戒指等多达100余种,而该公司粉钻、蓝钻等后续研究开发也正在进行中。

  学习、创新、科技投入使企业生产效益实现了迅速提高。2015年,该公司进行了产品创新改进,提高了工业用金刚石的品级,生产的黄色钻石、白色钻石、蓝色钻石等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同时,该公司研发投入由2014年的300多万元提高到400多万元,原材料费用由每月的300多万元降到每月的30多万元,电费由每月的60多万元降到每月的30万元。

  如今的修武县鑫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已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据介绍,该公司目前成立了组装件创新、合成工艺创新、电控系统创新、设备控制创新、成品料处理创新、管理创新6个小组,创新小组组长实行笔试、答辩、大家评比、公示四个环节确定。近年来,该公司研究开发新产品有高品级工业用单晶金刚石、多晶金刚石、PDC复合片、大颗粒黄钻、白钻、绿钻、粉钻等多个品种。2014年获得5项专利;2015年获得9项专利;2016年申报19项专利、1项发明专利,发表3篇国际性论文。目前,该公司正准备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时玉说:“目前,我们公司坚持走学习、创新、科技发展之路,全体研发和生产人员大胆创新,做到边研究、边试验、边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一代、储存一代,创新产品,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