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未来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9月23日,市引沁局副局长赵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水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认真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总要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引沁精神,以‘五型灌区’‘四个引沁’建设为抓手,转作风、破难题、促发展、创一流,推进引沁事业全面发展,建设全国一流灌区,为确保灌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五型灌区’和‘四个引沁’。” 赵立伟说。
建设节水型灌区。落实节水优先原则,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向控制。加强渠系工程节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先进适用节水技术,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加强引水、调水、供水、蓄水、用水全过程管理。合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实现节水增效,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建设安全型灌区。落实安全发展理念,以供水安全和工程安全为中心,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水利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标准和各项规程。加强安全巡查和安全监管,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和操作能力。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综合运用人防、工防、技防、群防、联防等措施,做到“五防并举”,保障灌区安全可靠运行。
建设效益型灌区。落实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要求,充分发挥灌区长藤结瓜、引蓄结合的优势和高水高用、节约成本的条件,保障农业用水,提升工业用水,协调发电用水,统筹生态环境用水和规模化养殖、园区、水系等用水。严格执行水价政策和以方计收管理办法。挖潜增效,增收节支,充分发挥灌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设科技型灌区。落实科技支撑作用,以信息化为龙头带动灌区科技水平提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灌区工程、管理和服务。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推动建设资源共享灌区和智慧灌区,不断提高灌区建设、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建设服务型灌区。落实服务至上理念,牢固树立以用水户为中心、为用水户创造价值的观念。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城镇集约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变化,加强供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提供适时适量的供水服务。转变服务方式,优化工作作风,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周到服务、公正服务,打造引沁服务品牌,树立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良好形象。
建设务实引沁。立足灌区职能,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务实重干,认真履职尽责。注重问题导向,突出创新引领。激发创造活力,增强灌区实力,依法管水治水,夯实发展基础。拉高标杆,勇创一流,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创新发展,开创未来,不断创造出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推进引沁事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建设文明引沁。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务实诚信,向上向善,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绩效显著、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干部职工队伍。
建设平安引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平安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清醒忧患,居安思危。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和岗位风险防控工作。深化灌区水利改革,科学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强化落实平安发展和安全发展措施,巩固平安发展和安全发展基础,提高平安发展和安全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引沁大局安全和谐稳定。
建设美丽引沁。贯彻落实生态优先和人水和谐的要求,深入开展总干渠堤防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一渠四带”服务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一查二治”和“三清”工作,保障水安、水清、水净、水美。建设发展引沁灌区水利风景区。加大现代文物“引沁渠工程”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引沁精神。开发利用引沁水土资源,打造百里画廊,彰显三大效益。
赵立伟信心坚定地说:“引沁灌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