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 ——
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巩固提升特色商业区。壮大以三维商业广场为代表的全市核心商圈,加快推进万达商业广场、锦江精品酒店、和诚外滩商业街等项目,支持王府井百货做大做强,加快形成南部新区核心商圈,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城市建设新地标。
精心打造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利用我市打造知名旅游城、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健康养生、山地运动等新兴旅游服务业,促进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功能相互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
大力培育健康产业园区。抢抓我市加快建设国内知名养生基地、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主动对接全市城乡发展规划和水系建设规划,以灵泉湖、新河、大沙河等自然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健康管理等相关产。
稳步推进新型城市社区。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以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城市承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基本准则,力争到2020年,将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优良、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 协调 ——
积极构筑均衡发展格局
推进产业协调发展。利用和平街市场、中州机械厂等十大地块,加强与上海智盛、杭州银江等知名集团的沟通对接,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营业额在1亿元乃至10亿元以上、单体面积在6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商贸企业和城市综合体,推动传统商业向主题型、体验式、智慧化商业中心转型。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焦作电厂、龙光影视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外迁后腾出的土地,借鉴北京798、成都东郊记忆等成功经验,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推广“电子商务平台+社区智能便利店+集成网络终端”的社区商业模式,促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持续开展精品示范路创建、市容市貌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主要街道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突击式向精细化、常态化转变,打造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城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城郊农村融入城市发展。
—— 绿色 ——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着力构建生态屏障。持续巩固北部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成果,加快推进南水北调生态休闲带、大沙河湿地景观带以及道路林网、游园绿地等建设;抓住我市被列为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的有利时机,加快积水点改造,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持续加强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健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完善区级节能预警机制,全面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公共领域节能,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工艺设备,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实现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
—— 开放 ——
加快释放合作共赢活力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郑焦铁路开通、太焦高铁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我市与郑州定位互补、产业对接、功能共享的优势,自觉参与“一带一路”和中原经济区的分工合作,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全面提高招商实效。创新招商方式,更加注重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拓宽开放联系渠道,增强工作效果。突出招商重点,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高品质,能够带来长远税源的好项目。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的关系;统筹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改革,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推动改革从“最先一公里”连通到“最后一公里”。
—— 共享 ——
不断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在全市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集中精力、财力,每年为群众办一批民生实事。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成果,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落实二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深化“美丽楼院”创建成果,规范提升“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以楼院协商治理推进社区协商治理,真正实现让民做主、共同参与;不断完善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动员和组织居民依法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全面推进居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本版图文均由解放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