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榜样的力量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守牢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
“一网打尽”
大学开设“爬树课”有积极意义
对微信朋友圈广告不能仅限于立规矩 □杨玉龙
情与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情与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号称凌晨三四点就有人开始排队、名气大到BBC也来拍摄纪录片的上海“阿大葱油饼”摊上大事了。近日,由于无证照经营的问题,“阿大”已被黄浦区监管部门约谈,责令其立即停业。如果无法办理相关证照,很可能将被取缔。对于像“阿大葱油饼”这类“网红美食”,因为无证照问题而无奈告别舞台的情况,网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些美食已经成了许多人的牢固记忆,因为无证照而被取缔,实在可惜;也有人认为,无证照经营,法理不容,违法的美食,无论味道有多好、安全管控有多好,也不能纵容。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趣味象牙塔:摊贩美食物美价廉,食品安全又不可忽视,这种情况下考验的是执法者探索“情法并重”的处理能力。其实,摊贩美食并不一定非要取缔,作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提供的是方便,倒不如给摊贩经营者按一定评价标准颁发“摊贩美食经营证”,既对食品安全有保障,又不“一刀切”强行关闭。

  @阿七若丹:十几年的无证经营历程,说明了太多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无证经营总是不可取的,期待“阿大葱油饼”早日取得证照,成为各方面都棒棒的美食。

  @Miya_犯二的兔子薇:好的口味要保护,好的部门管理不会只有一招:关门。有关部门要合理引导,协助老人改善环境、办理证件,充分体现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理念。

  @雄观漫道真如铁:基于家庭视角看待“阿大葱油饼”,我认为应该允许它存在并善待它;但是基于国家视角,这么办肯定不行——法不容情,大家都不讲规矩都讲人性,我们的市场经济秩序就会混乱。

  @幂不可言的爱恋lu:法不容情,“阿大”再大大不过法。食品安全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不能因为“网红”而网开一面,更不能因为名气大而对监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熟视无睹。作为一家知名的上海小吃味道好,更需要商家自律自觉维护法律法规。

  @平常一个人015:类似做葱油饼这样的小摊贩可以说在每个城市都存在,真正有经营执照的其实没有几个,一是因为没有固定摊位,流动性太强。二是商户依法经营的意识淡薄。三是个别摊贩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对有关部门来说监管确实存在困难。杜绝类似情况,还需政府相关部门多管齐下,依法治理才能奏效。

  @水晶小草:创一个美食品牌不容易,毁掉一个却是一瞬间的事。食品监管部门为何在“阿大葱油饼”未出名时对其证件不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人家出名后才去要这要那?这样做既是对百姓健康的不负责,也是对创业者的无情打击。食品监管部门应该执法从严,从企业诞生之日就该证件齐全,否则,就是执法者自己的渎职。

  【下期话题】

  从一种金牌到另一种金牌

  30多年前,浙江嘉兴海宁人周成龙是国家举重队成员,1978年世界青少年举重锦标赛,他一口气拿下3枚金牌,是嘉兴地区举重项目走上世界体坛第一人。如今,他是海宁一燃气公司的金牌燃气维修工,5万海宁天然气用户中,1万人把他的手机号码存为保修电话。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