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觉新闻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德孝村里老来乐
“坑”你没商量
阅读量造假削弱了微信公众号的公信力
移风易俗,让禁放烟花爆竹成共识
景区推出“刻字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景区推出“刻字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7日,广东省清远市金子山风景区正式开放“刻字林”,游客在此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竹子上作画、刻字。“刻字林”开放两天,就有100多根竹子上被刻了字,内容五花八门,多以示爱为主,成为一道另类的风景线。有网友对金子山风景区开放“刻字林”表示异议,认为破坏了竹子景观,助长了国人的不文明旅游之风。另外,如果游客在竹子上刻下脏话、谣言等,该由谁承担责任?景区是否要将这根竹子砍掉?

  【观点1+1】

  @刚柔v:这是景区别出心裁的做法,目的是吸引游客,但该做法不是给景区增光添彩,而是给景区添乱。我认为,景区能否吸引更多游客,关键在于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而不能靠这样的“花花点子”长期获益。

  @蒋珊如此多骄:旅游不仅是游客回归自然的心灵体验,更是展示文明素质的平台,“刻字林”的出现与文明旅游南辕北辙,管理部门应立即叫停。该景区想引起游客关注,完全可以运用网络的力量,鼓励游客在竹子上刻字的举措不可取。

  @樊耀文微博:该景区推出“刻字林”,满足了部分游客的心愿,但该景区应该对刻字内容加以规范。毕竟,广大游客的文明素质不一样,刻字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卖火柴的我本真善良:我支持该景区推出“刻字林”。但是,景区管理者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游客行为,不要让部分游客刻上脏话、谣言。

  @万里箐空:该景区推出“刻字林”有哗众取宠之嫌,让游客在竹子上乱写乱刻,不但鼓励了不文明行为,而且对竹子生长也有负面影响,更是一种视觉污染。文明旅游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除了回忆,最好什么都不留下。

  @笨笨号外:“刻字林”创意很好,能满足游客心理需求,但影响了竹子生长。我建议该景区专门修建一面“刻字墙”,让游客在墙上挥毫泼墨,唐朝诗人崔灏的诗作《黄鹤楼》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风景城赏风景:该景区推出“刻字林”,满足了一些游客的心理需求,使景区其他景点免遭破坏,这样的做法可谓独具匠心。竹子生长速度快,“刻字林”也会不断推陈出新。有需求就有市场,公众不必过度评说。

  @青天123ab:该景区能充分考虑游客的心理,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能把“刻字林”打造成一个新景点,这种做法很好。

  @北宁老头儿:我认为,此举是该景区的无奈之举,对于那些公德意识缺失、自觉性差的游客,更需要严格监管,增加他们的违法成本,让不文明游客不敢随意涂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味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或许会弄巧成拙、有悖初衷。所以,该景区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景区管理上来,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监管,让景区的文明之花盛开。

  【下期话题】

  保安的“罚款权”

  近日,湖北游客王先生13岁的孩子伸手摘下了白洋淀景区一朵盛开的荷花,被保安要求缴纳500元罚款。王先生称,“广播里说摘花会被罚款,但没说具体罚多少钱。”该景区工作人员称,具体数额由实施罚款的保安决定。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