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至上海虹桥高铁正式开通
太极拳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太极拳是预防慢性病的“好处方”
修武县开启旅游综合执法新模式
筋斗云电子科技 摘得“中国创翼”大赛“金翼奖”
劲吹孝亲敬老的文明新风
民主党派认真学习贯彻 中共焦作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
志愿服务为城市增光添彩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拳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张西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西平。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本报记者 孙 军

  见习记者 马林声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精华,已传播到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太极拳组织,世界上超过3亿人在习练太极拳。太极拳凭借其深厚文化、养生理念以及强身健体的特点,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并有发展成‘世界第一健身运动’的趋势。”10月9日上午,应邀出席2016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张西平说。

  张西平是温县人,对太极拳有深厚的感情和专注的研究。多年来,他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出版11部专著,并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论文。

  张西平说,太极拳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陈式太极拳名师中已有近60人次被海外武术社团聘为总顾问、总教练、名誉会长等;先后200多人次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进行陈式太极拳文化交流活动;我国先后接待海外访问和学习团体数百批。

  “多年来,太极拳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日趋广泛。”张西平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上千名中日太极拳爱好者表演了太极拳,向世人展示了太极拳的魅力,标志着太极拳正式走向国际舞台。1998年,由万名太极拳爱好者组成的太极方阵,在天安门广场表演了24式太极拳,并首次通过卫星向世界转播,轰动全球。2000年4月,中国武协制定太极拳全球发展战略——太极拳健康工程。同年7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份定为“世界太极拳月”。随着各大国际武术赛事的举办,太极拳赚足了世人的眼球,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带着对太极拳的好奇和憧憬,投身习练太极拳的队伍中,深深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

  张西平说,在国外,太极拳不仅在武术界广泛传播,在健身、养生、益智等领域也有新的发展。2014年,西班牙全国传统医药医疗大会在马德里召开,首次宣称“中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医疗法”。这是西班牙从医学角度对太极拳的肯定。2012年,西班牙以巴塞罗那为中心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全面禁止斗牛活动,太极拳运动像雨后春笋般在该地区蓬勃发展。如今,该地区有上万人习练太极拳,成立了多家太极拳协会和学校。

  “太极拳已成为法国人重要的健身方式之一。”张西平说,太极拳是较早传入法国的中国武术,因其深厚的中国文化特质和刚柔相济的运动风格深受法国人喜爱,目前太极拳爱好者已有数十万人之多。在法国,太极拳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被纳入国家体育教育规范之中。此外,法国还有太极拳段位制考核、文凭制考试等,为极拳爱好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太极拳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张西平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习练太极拳的好处,从中受益,并让太极拳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