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历史文化悠久
许昌是汉魏故都,远古时期是许由部落繁衍生息的地方,被称为许地,西周时期被称为许国,秦朝时期被称为许县。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使许昌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操父子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名为许昌。许昌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郭沫若老先生有句话“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有春秋楼、灞陵桥、华佗墓等多处三国遗迹,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禹州钧瓷,有唐宋时期就成为宫廷贡品的鄢陵蜡梅。在这块宝地上,孕育了一批智士文人,如“画圣”吴道子、楷书书法鼻祖钟繇等。许昌是许姓、陈姓、钟姓、方姓的发源地和纪念地。2007年12月27日,在许昌灵井遗址发现距今8万至10万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许昌人”,也是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填补了现代东亚人类起源的学说。
中
区位优势突出
河南又称中原,许昌位于河南中部,有着“中原之中”称号。许昌到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与此同时,京广铁路贯穿南北,京珠高速等7条高速在许昌交会,形成“米”字形交通框架,高速公路密度在河南居首位,石武高速铁路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丰
自然资源丰富
全市原煤资源总量147亿吨,2010年许昌煤炭产量1900万吨,是河南的产煤大市,发电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时。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许昌盛产小麦、烟草、中药材等多种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绿
生态环境优良
许昌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环境宜人。全市绿化造林2.5万公顷,观赏花木达到2700种,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5%。市区的水环境、大气环境等主要环境指标均居河南省前列,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特
产业特色鲜明
许昌的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烟草、电力电子、超硬材料、发制品四大特色产业以及“一带十区20个产业集群”、40户重点企业、100户“小巨人”企业和20户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许昌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以许继集团为代表的电力电气生产规模全国最大;以黄河集团为代表的人造金刚石年产量达到25亿克拉,生产规模亚洲最大;以瑞贝卡公司为代表的发制品占全国市场的85%,生产规模亚洲最大;以众品食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位居河南前列。许昌的腐竹产业、蜂产品、农业机械、传动轴和低速汽车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活
发展充满活力
近年来,许昌坚持以开明求合作、以开放促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软环境,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行政审批项目全省最少。目前,许昌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已与11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技术、贸易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合作关系。许昌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是河南省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内陆省份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