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新能源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旧转换之间
锂电研究所: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检测评估中心:为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
拉长产业链助推企业发展
张园园:与锂电一同成长的日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锂电研究所: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企业界有句名言:好的公司,既要习惯用右手挥斥现在,又要擅长于以左手推演未来。左手探索,右手点金。在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电研究所就是该公司的左手。

  该公司高层深知,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该公司成立之初,经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审议成立了锂电研究所,意在为推动新能源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创新之手、探索之手。

  “研究所由原来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四五十个人,28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的高才生。”锂电研究所所长罗传军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人才队伍已不能满足该公司发展的需求,他刚刚从中南大学招聘回来,让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聚集在该公司的麾下,预计将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达到200人。

  人才引进,该公司不惜重金;设备投资,更是魄力无限。“这是X射线衍射仪,那是扫描电镜,还有原子力显微镜……”带领记者参观实验室的该研究所工程师马明远如数家珍。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的设备每台售价都在数十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数百万元,在业内都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锂电研究所成立几年来,该公司已投入数千万元购买仪器设备,为研发人员提供强大的支持。

  “近几年,新能源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和研发人员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罗传军说,每测验一次新材料或新工艺的改进效果,研发人员都要从第一道制浆工序跟进,经过数十道工序,到电池性能测试结束,前后要经历15天左右,有时研发人员几天都不能离开厂区。新加入这个团队的研究生杨阳,从今年6月份入职以来,一直致力于锂电池的研发。

  通过锂电研究所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锂电池性能不断提升、生产工艺不断完善、产品体系不断丰富,锂电池能量密度比稳步提升,目前已达到200WH/kg,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产品体系由原来的锰酸锂体系成功研发出三元体系,产品容量也由10安时提升到20安时;产品的安全性大大提升,通过了过充性能测试,使用寿命也大幅度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