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笑)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引起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10月13日9时,本报特别邀请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三科主任魏怀兰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就精神分裂症的相关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魏怀兰在节目中讲到,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其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发育、神经生化、心理社会因素四个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转入门诊后,家庭的配合治疗非常重要。家庭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的护理、特殊症状的护理,作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学会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
患者的异常言行是疾病所致,家人千万不能讨厌、嫌弃患者,更不能对患者进行讽刺、讥笑和歧视,否则患者会伤感甚至产生厌世的念头和行为。康复期的患者,由于对疾病有了认识能力,对于来自社会的偏见有很大的思想压力,甚至无法面对现实。此时家属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疏导方法,不要嫌弃、指责患者,要给患者表达情感的机会,鼓励其参加社交活动等。
广大读者和网友想了解详情,可登录焦作网www.jzrb.com,进入网络直播间点击收看本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