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十六,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日子,办喜事的人特别多。记者当天在市解放路、建设路、焦东路遇到六七家办喜事的,令人欣慰的是,没有一家燃放鞭炮。为营造热闹气氛,他们普遍采用环保的电子鞭炮或用播放器播放鞭炮录音。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不知潇湘在何处:结婚放“电炮”不仅节能环保,还能节省成本,更能杜绝因燃放鞭炮可能引发的事故,电子鞭炮与传统鞭炮的声音等同,一样能烘托喜庆气氛,这样的环保结婚很时尚,也很有意义,凸显出年轻人的个性,值得推广。
@阿七若丹:大气污染问题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能够在大喜的日子用电子鞭炮代替传统爆竹,是值得赞扬的新风尚,是市民环保理念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具体体现。
@奥格了:这件事说明市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而且也说明我市治理“污染围城”和整治空气质量的举措已经深入人心,受到市民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雨中漫步2A:结婚办喜事应移风易俗,积极倡导不放或少放鞭炮,对不分场合、不分地点随意燃放鞭炮的行为,要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同时,要大力倡导燃放电子鞭炮、播放鞭炮录音等更为环保、更为文明的庆贺方式,这不仅同样能营造喜庆的气氛,而且也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平常一个人015:结婚办喜事放鞭炮无非是为了烘托一个热闹喜庆的氛围,这样既污染空气环境,也浪费钱财,还存在易伤人等安全隐患。如今市民积极采取这种放电子鞭炮的方式,可以说是大家保护环境拒绝污染的具体表现,希望因势利导加大推广,让更多家庭结婚办喜事都用电子鞭炮。
@水晶小草:结婚采用环保的电子鞭炮或用播放器播放鞭炮录音在某些大城市早已有之,这不仅减少了燃放鞭炮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还减少了结婚者的开支,同时也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一举多得的举措值得向全社会推广。
@龙腾四海112:结婚放鞭炮是传统,理应传承,但为了保护环境,人人都应该贡献力量。电子鞭炮很好地将两者兼顾,值得鼓励与推广。
@kellykeron:办喜事,图的就是热闹,而不是污染,从传统的鞭炮,到如今的“电炮”,既可以增添喜庆,又没有“副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这也是环保的一种体现。
@z531312762:喜事燃放电子鞭炮说明人们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主动落实在行动上,真正体现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内涵。不放鞭炮,喜庆相同,与时俱进,喜气浓浓!
【下期话题】
家长替老师
监考和自习值班
近日,南京某高中实行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有家长认为,家长走进校园适当地参与教学管理,既能体验老师的工作,又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可是如果校方要求太多,反而会给家长留下懒教的印象;有的家长担忧,如果以上做法成为常态化,这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将成为不小的负担,呼吁学校能够慎重。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