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为目前全市最年轻的国有企业,2014年年底才挂牌成立的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不仅短时间内整合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信号塔等硬件资源,在存量资产清查、运营全量承接、新建快速上量等方面领先全省,同时在企业运营上也探索出了一条国企改革新路,得到了运营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总经理柴耀俭,一探公司快速成长的奥秘。
本报记者 张闻评 本报通讯员 韩向前
“‘恒’字引领,求是求实是焦作铁塔人敢立潮头争上游的法宝,也是企业精气神的精髓所在!”柴耀俭用一句话概括了该公司快速健康发展的秘诀所在。
柴耀俭说,截至今年6月底,该分公司完成对3家电信企业全部存量信号塔的接收工作,现场清查基站3423座,接收资产净值近6亿元;新建铁塔476座,共享改造铁塔22座,高效满足了我市3家电信企业的4G网络建设需求;共承接3家电信企业的2403个基站建设工程,通过共建和共享改造,减少重复建设基站1625个,节约行业投资2.45亿元,减少土地占用约130亩……
何为“恒”?柴耀俭总结出了恒风、恒守、恒制,即企业文化就像持续吹拂的风一样,润物细无声;生产经营至上就是企业不变的操守;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长久不变的法则。
该分公司成立之初,绝大多数员工主要来自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个人素质、专业技能不尽相同,员工们或多或少出现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柴耀俭与该分公司领导班子适时提出了学习和发扬三种精神,即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引导广大员工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具备战天斗地、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干劲、冲劲和钻劲。柴耀俭还在“恒”的基础上,加上了“行”字和“实”字,即行动提升业绩、做事脚踏实地。为激发员工热情,该分公司管理层迅速建立了统一的数学绩效衡量模型,客观评价员工价值;在区域经理选拔上,邀请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主管领导担任评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规章制度建设上,先制定规则,然后权力下放,让一线员工能够有所作为。
激情化为正能量。该分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渴望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山顶上有他们攀爬的身影、麦田里有他们勘测的脚印、基站旁有他们挥洒的汗水……这支年轻的团队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从分公司成立之初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取得了令全省同行咂舌的业绩。
柴耀俭告诉记者,如果说质量、成本和交付是该分公司运营的“三驾马车”,那么工程质量则是约束“三驾马车”能否健康发展的“缰绳”。通过工作实践,柴耀俭对质量有着独到的见解:质量就是符合要求,简化了质量定义;质量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即杜绝返工、减少浪费、大幅降低成本;质量就是零缺陷,确保铁塔及相关产品质量的生命周期。
作为资产运营企业,工程质量事关该分公司形象和声誉。柴耀俭的全新质量理念始终贯穿其中:一是严把工程质量关,管控建设流程,高标准、严要求、不返工,零缺陷。在前期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公司组织的“工程建设质量回头看”专项检查中,该分公司是唯一现场检验得满分的省辖市级公司;二是科学管控成本,严格控制单站建设成本,实现单站造价最优化;三是确保交付及时率,这项指标最能体现运营商需求的满足情况。而该分公司则坚持宁肯暂时指标不好看,也要实实在在地完成交付任务。
柴耀俭总结道:“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许多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内在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对于新成立的焦作铁塔而言,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该分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树立工匠精神,在工作中大家俯下身子接地气,从质量、安全、隐患、维护不同的角度去做调查研究,将基层好的经验总结收集起来加以推广;夯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做法,重抓落实,强化执行,区域工作下沉,强化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的精准化管理,从而构造出了具有焦作特色的铁塔工程质量管控体系。日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对河南境内铁塔基站的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查时,对该分公司新建基站质量给予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
柴耀俭认为,该分公司发展至今,持续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将提升各级人员的综合能力作为公司基本的、恒久不变的指导思想,使企业受益匪浅。
该分公司首先从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流程和标准入手,使之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并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弘扬企业正能量,营造公平公正的员工竞争氛围。焦作铁塔还一贯坚持选拔制,以绩效、业绩为导向,择优选人,奖优罚劣,强化对奋斗者的激励,引领员工燃烧创业激情……个人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业绩的提升,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柴耀俭提供的全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该分公司累计完成投资达8800万元;塔类完工交维率比100%、完工交维及时率100%、室分完工交付及时率100%,居全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