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第四届太极拳健身大赛 在我市举行
太湖之滨太极热
图片新闻
王叶:“太极一叶”耀拳坛
制“宝”之人又得“宝”
当紫砂遇上太极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紫砂遇上太极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陈作华

  一坯紫砂泥,经人的拿捏与火的历练,变成了传世不朽的紫砂壶。紫砂壶一经问世,便成了饮茶最理想的器具。它颜色紫红,造型古朴,因表里不施釉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隽永,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越宿不易馊,由此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宜兴紫砂陶器制作核心地段丁蜀镇被公布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无独有偶,创始于怀川故土的陈式太极拳,与宜兴紫砂壶诞生时代大体相同,并同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发源地焦作市温县赵堡镇亦荣登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冥冥中我感到有一种契合。太极拳有阴阳之道,紫砂壶存虚实之妙;练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做紫砂壶追求体正壶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先生得知记者来自太极故里,欣然讲起他对紫砂壶与太极拳两种文化内在联系的理解。

  “太极拳不仅为广大长期以坐姿工作的陶艺人员带来了很好的运动健身方式,而且太极拳的‘划圆’动作与紫砂壶的弧形线条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二者在美学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陶艺创作可以从习练太极拳中获得艺术启迪和借鉴。”顾绍培说。

  “太极拳的虚实变化、瞬间转手推移,与紫砂壶的畅流晋化是‘心脉贯通’。我作为有幸结识太极拳的紫砂艺人,深深感到,万物相通,万法归化。”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王福君说,他每天晨起习练太极拳,推手挪步之间,都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精气神融于血脉之中。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陈式太极拳与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均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太极拳发源地焦作市温县赵堡镇和宜兴紫砂陶制作核心地段丁蜀镇,双双名列首批中国特色小镇,是一种缘分。他希望太极拳成为桥梁纽带,加强两地交流合作,推进文化融合和经济互补,让陈式太极拳与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两块中华文化瑰宝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