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新能源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能源产业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李世江:锂电池发展期待与高手过招儿
创新驱动 协调发展
马社英:任劳任怨的设备守护者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能源产业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生产冶铝添加剂到生产新能源汽车,再到打造一个比较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的发展路径可以说是奇迹。那么,这一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这一奇迹,与董事长李世江开放、不断求新求变的思维密切相关。

  李世江创业期的多氟多叫焦作市冰晶石厂,主要产品冰晶石是电解铝加工的助溶剂,是与氟有关的氟化盐。“1994年,我挽着裤腿、蹚着泥水开始了创业的梦想。”谈起做产业20余年的往事,李世江感慨颇多:“最初的梦想是创建中国无机氟化学工业基地,后来变成创建全球氟化工工业基地,以及探求氟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性,现在提升到用氟造福人类。”李世江的梦想在不断调整中提升,但不变的是不断求新求变、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对氟这个企业技术与产品核心的执著追求。

  氟化盐的产量由3000吨增加到3万吨、30万吨,短短几年,多氟多在无机氟化工领域发展成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产品50%出口,产品万元销售利税率曾高达20%。

  但全球的氟化盐市场每年也就是100多万吨,中国也就是几十万吨的需求量。好日子不到10年,全国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高能耗使其成为去产能的对象。氟化盐也感到阵阵凉意,作为行业龙头的多氟多,氟化盐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谈发展壮大更是奢望。

  咋办?李世江说,变革与创新。变革与创新,得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支撑。此时,一个叫六氟磷酸锂的新产品进入李世江的视野。一位老专家对他说:“李总,别看你们的企业搞了那么多的国家标准,搞了那么多的专利,其实氟这个元素你搞好了,那不是论吨卖的,而是可以论公斤、论克卖,比如六氟磷酸锂。”

  听到此话的李世江如坐针毡,他觉得自己的视野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还有很多新的领域茫然不知。同时,他也激动不已,变革的方向明晰了,创新的载体找到了。

  六氟磷酸锂当时被日本所垄断,中国生产不了。2007年,多氟多开始了历时近10年的艰辛研究与技术积累,突破了六氟磷酸锂研发技术并投入生产。这一技术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战略新兴产业专项和强基工程。

  从两克到两公斤,从两吨到200吨,多氟多实现年产3000吨生产能力,将其价格由百万元一吨最低拉到十几万元一吨。今年,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市场不断扩大,六氟磷酸锂最新市场价格维持30万元至40万元每吨的高位。当前国内每3块锂电池中,就有1块用的是多氟多的原料。

  2013年,经过3年攻关,不甘心只做原材料供应商的多氟多,在动力锂电池项目上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形成年产1亿安时的生产能力,有3款动力锂电池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多款电动汽车首选。

  多氟多有一组数字,让人震撼。

  多氟多生产的冰晶石出口量占全国的60%,连续十年全国第一;氟化铝出口量占全国的40%,连续四年全国第一;六氟磷酸锂占据国内市场的10.53%,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65%;六氟磷酸锂、含氟特种气体等含氟电子化学品的研发和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承担了国家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产品应用开发项目。截至目前,多氟多申报国家专利249项、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160项。

  多氟多还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多氟多主持制定了6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等。多氟多拥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实现了一次检验、全球通行的目标。

  “多氟多发展走的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李世江说。

  多氟多始终围绕技术创新搞转型升级,在氟化盐领域,多氟多凭借独特的技术工艺和成本优势,以优质低价的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行业多年的垄断,占据氟化盐领域的全球绝对优势,也让中国的民族企业扬眉吐气。

  在氟化盐领域获得成功之后,多氟多又将目光瞄准了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由于六氟磷酸锂工艺复杂,难度极高,核心技术主要被少数几家日本企业所垄断,国内锂电池企业不得不从国外高价进口。正是看到六氟磷酸锂庞大的进口替代市场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多氟多于2007年开始科研攻关取得了技术突破,并于2011年实现了六氟磷酸锂的小规模生产。

  首发上市之后,多氟多又使用超募资金启动了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及配套产品项目,并于2013年年底全面投产,使其一跃成为产能位居全球第一的六氟磷酸锂行业龙头。凭借成本和品质优势,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产品迅速替代进口占领了国内市场,并在此基础上进入日韩供应链,打入海外市场。尽管产能已跃居全球第一位,但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产品依然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需求,多氟多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在六氟磷酸锂领域占据了明显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后,多氟多又将产业链延伸到了包括电池正极、隔膜等在内的锂电池材料的多个领域。通过数年的积累,多氟多已发展成为整个锂电池材料体系领域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备的企业之一。正是凭借对锂电池材料体系深刻理解以及上游的产业链优势,多氟多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自2010年起进入锂电池制造领域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产、销量排名前列的动力锂电池制造商。特别是在2016年,多氟多启动的3亿安时电池项目,采用了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更好地实现产业链延伸,依靠在氟化工领域的技术积淀,从锂电池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再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建成了以氟锂结合为关键点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

  多氟多又从纯粹的锂电池制造逐步拓展到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和开发。多氟多在重要的电机控制系统上也有所布局,已自主开发设计了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并集成为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技术,多氟多开发的动力总成系统具备容量高、寿命长、安全性好等诸多优良特性。凭借突出的产业链、成本和品质优势,多氟多成功开发了多家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储能等领域的企业用户。此外,多氟多的产品还顺利打入欧洲市场,通过了意大利比萨大学综合实验室的严格测试。

  2015年,多氟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高纯六氟磷酸锂晶体制造关键技术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成果鉴定,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氟多在锂离子电池行业累计取得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多氟多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二批动力蓄电池“白名单”,正式被确定为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

  如今,多氟多借助“互联网+”,积极研发电机、电控、电池三大体系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准备投入生产,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李世江雄心勃勃:多氟多要御风而行,坚决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六氟磷酸锂、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三个层次的有序发展。围绕多氟多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园,引进布局电机、电控、电池原材料等一批汽车配套零部件企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研发中心、制造中心、交易中心、服务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车摇篮。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