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古树老矣,期待得到关爱
婆媳关系紧张 民调能手调处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图片新闻
老旧楼院里的奉献精神
图片新闻
九里山社区大力开展环境整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树老矣,期待得到关爱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原大地把岁月沉淀下来的印记,刻在那一棵棵古树的年轮上。现在,我们这片土地还分布着几十万棵古树,它们守护着我们,也依赖着我们。

  “我老家东交口村有棵古皂荚树,国家规定100年以上的树木就应该列入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不知这棵古树有多少年了,是否可以挂牌保护。”几天前,市民姜强向记者反映。10月26日,记者冒着小雨前往修武县西村乡东交口村进行采访。

  东交口村离市缝山公园仅有3公里,知晓的人并不多。两个月前,东交口村被命名为河南省传统村落,立刻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姜强目前在市区工作,作为从东交口村走出去的人,他对老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东交口村被命名为河南省传统村落,姜强发挥了积极作用。东交口村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可是鲜有人知。他花费很大精力挖掘整理出东交口村的许多珍贵资料。

  “听80多岁的爷爷说,他小时候看到村里的这棵老皂荚树就这么大,估计有几百年的树龄。历经几次雷击等磨难,依然坚强屹立、生长茂盛,成为村里一处重要的景观。但是,这棵古树还没有得到挂牌保护,我感到十分遗憾。希望专家能搞清古树的树龄,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保护。”路上,姜强说。

  来到古树前,记者目测古树有20多米高,郁郁葱葱。树干因多次雷击剩余有一半左右。我们拿出随身携带的尺子量了一下古树的胸围,2.05米。

  记者拿出市林业部门出版的《焦作古树名木》一书查看,其中市区一棵古皂荚树胸围2.1米,鉴定树龄为200年。

  记者将拍摄到的古皂荚树的照片和测量的数据用微信传给了我省古树保护专家靳红军。

  “古树的生长环境如何?”靳红军问道。

  “古树生长在村西北角的山坡上,树下有几块石头,在一农家的窑顶上。我们当地窑顶上都是打麦场,打麦场放在窑上的原因是当地冬天土地上冻,春天大地解冻,土地苏松,所以春天要碾场,农历五月打麦子,到夏季,雨季来临,窑顶瓷实,不渗水,故此树生长环境水量不充足。”姜强回答。

  “古树生长环境不好,完整的树干胸围应在3米以上,我估计树龄应在400年左右。”靳红军说。

  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古树名木的分级:100年到299年为三级古树,300年到499年为二级古树,500年以上为一级古树。

  “古树是城市的历史,高楼大厦可以一二年建起来,但古树却是成百上千年长成的,它是历史的沉淀,是活的文物,失后不能复得,因此应倍加珍惜。我们的古树躲过了战乱天灾,却躲不过贪财逐利者的魔爪,躲不过当代一些人以建设为由的急功近利。如果人们能把古树当老人一样敬重和爱护、拒绝买卖,各地城乡绿化拒绝用古树,市民拒绝收藏红木家具、把玩手串,不因一己之私导致古树衰亡,那我们的保护工作就会简单得多。”靳红军呼吁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