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近学许昌 远学扬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心中有梦想 脚底有力量
全力提升招商引资效益
创新使老企业保持活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使老企业保持活力
——访江苏大生集团总会计师漆颖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漆颖斌
  (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董柏生

  在南通,说起张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不仅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开端,而且为南通的轻纺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这家百年老厂在新一轮的转型提升中,凭借智能制造,依旧保持着青春与活力。

  清朝末年,顶着状元头衔的张謇依托原始的产棉区和当地成熟的土法织布法,创办了大生纱厂,振兴实业。经过百年的历史轮转,这家企业依旧在南通市纺织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一直是海安纺织、罗莱家纺等知名企业的主要供应商。近年来,江苏大生集团的销售收入和主要经济指标仍位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传统产业、百年老企能不能保持活力?

  “能!”大生集团总会计师漆颖斌说:“大生之所以兴盛,主要得益于在创新中实现了转型升级。”

  记者在大生集团数字化生产车间看到,整齐的纱锭在生产线上飞速流转。随着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这家企业不仅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而且在产品质量上实现智能化管控,既降低了用工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漆颖斌说,大生集团数字化生产车间是一项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数字化车间是大生集团和经纬股份精诚合作的国家智能化项目,总投资1.5亿元,拥有国内首套国产智能生产线,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数字化生产车间的建成标志着大生集团成为国内智能化生产的先行者。

  漆颖斌说,大生集团成立了新品开发小组,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部门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近几年来,该集团每年都要开发100多个精梳纱线系列新产品,新产品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40%。

  创新,是破解发展瓶颈最有效的举措,是推动转型升级最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更是提升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只有创新生产方式,才能解放生产力,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南通,像大生集团这样坚持产业、科技、人才紧密结合,走创新引领之路的企业比比皆是,中天储能科技公司依靠创新,2015年销售收入增长951.6%;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多项核心技术,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BGA封装企业。资料显示,2015年,南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分别达33.1%和45%,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