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历史上,南通从来都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易进难出,交通不便。然而,随着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南通市通过积极创建国家陆海统筹发展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沪通铁路等交通设施,区位优势逐渐凸显,招商引资质量效益也随之越来越高。”南通市商务局局长顾淑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南通市今年前8个月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98个,完成投资531亿元,分别增长79%、61%,不仅与新加坡跨国合作成立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而且成功引进了中奥生态园区等国家级平台。
“南通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进程,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扩量、增效、惠民,使开放型经济保持在较高的平台上发展。”顾淑英说。
2011年以来,南通累计批准245个总投资及净增资超3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其中超亿美元项目有52个,协议投资42.8亿美元。大唐恩智浦汽车半导体、凯爱瑞食品、丘比食品、大王生活用品等一批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有效带动了南通相关产业的转型发展。德国巴斯夫、默克医药,美国霍尼韦尔、卡特彼勒、泰森,韩国SK,日本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在南通投资落户。
“南通建立项目库,坚持开展重大经贸活动和专题深度推介活动,引进了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顾淑英说,“我们每年都在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开展高标准的招商活动,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举办投资促进周,加强与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创新智慧招商、资源整合招商、互联网招商等方式,增强招商效果。”
南通的开放开发战略不仅体现在引进来,还鼓励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南通服务外包已初步形成了以软件开发、呼叫中心、数据处理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超过500家,从业人员15000人。今后,南通将重点发展金融数据处理、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三大平台,做大做强药物研发、船舶设计、家纺设计、呼叫产业四大业态,紧盯离岸外包等新兴领域,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