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中旅银行高端客户论坛在郑州举办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召开“两学一做”专题研讨会
工行沁阳支行 全力营销二维码商户
图片新闻
狠抓管理防风险
能不能接受一种“平常之善”
“蓝瘦香菇”流行的思考
退回“逼捐”还要找出出错原因
严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回“逼捐”还要找出出错原因
□张永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有网络10月28日爆料,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为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发文要求干部职工捐扶贫款,职工每人最低捐款1000元,正处级干部每人捐款5000元。网友纷纷提出质疑。11月1日,永胜县委宣传部回应称,目前县里已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县长已致歉并承诺将退回捐款。

  (据《京华时报》)

  尽管该“逼捐”体现了区别性,普通职工捐款比正处级干部少,但时至今日还发文搞“逼捐”,也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与那些做错事死活不肯认错,或只认错而不肯纠错者相比,永胜县倒也有可赞的一面。网络爆料之后,该县很快就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表示诚恳的歉意,并说干部职工“捐”的扶贫款,从10月31日开始返回各单位。这种有错能改,知错愿改,减小了扶贫“逼捐”的负面影响。

  毋庸置疑,县政府发文要求干部职工捐扶贫款,这是违反相关规定的。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及人民生活。而永胜县发文要求干部职工捐扶贫款是在该规定实施之后,这是有法不依,有规不行,权大于法,架空了国家法规。若不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追究,还要国家法规作甚?

  不错,永胜县县长很快就此事致歉并表示退回捐款,这看似表明了认错改错的诚意,即便如此,认错改错是一回事,为何出错更是一回事。认错改错虽好,但掩盖并替代不了为何出错。只有真诚找出出错原因,并加以防范,才不会再次出错纠错。

  地方政府发文要求干部职工捐款,即使真的是为脱贫攻坚,那也不是违反法规的理由。扶贫攻坚在于精准,找对项目,看准正途,需要一人一策,狠下气力。若图省事,发一纸红文,从干部职工腰包里掏钱,而不是开辟财源,这扶贫就没有扶到关键上,只会让干部职工无辜躺枪。因此,扶贫“逼捐”事件不能致歉退捐了事,而要让相关官员为出错担责。否则,类似行为就会禁而不止,止而又犯,以致产生恶性循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