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科普天地绽放光彩
征信记录能约束交通违法行为吗?
假信用社背后的真问题
世相漫话
盘点“双11”不能只关注总成交额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信用社背后的真问题

作者:□宋鹏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河北藁城市常安镇永安村的村民发现,多年来在农村信用社代办点存的钱不翼而飞了,代办点工作人员张风绵也联系不上了。当地北楼信用社证实,村民们手中的存款凭条全是假的,张风绵经营的信用社代办点也是假的。警方透露,此案涉及500多户村民,金额超过2000万元。

  以信用社的名义开一个假代办点,轻松骗取村民存款,张风绵一干就是11年,如果不是投资失败导致无法兑付,不知道还要开到什么时候,给村民造成多大损失。

  如此胆大之人不止一个。2015年,由于做生意筹不到钱,山东的张某干脆在村里开了一家“建设银行”;2016年,为了有更多资金买货和放贷,江苏的崔某将村里的小卖部打造成“银行网点”……诸多案例表明,农村已成为山寨银行的重灾区,各种假冒的“金融服务站”“信用社代办点”“经济合作社”也许仍在非法揽储,并且随时准备跑路。其背后的真问题是:一方面,农民的金融常识欠缺,很多留守老人缺乏对金融机构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与城市不同,农村是熟人社会,看到工作人员都是本村的,已经打了多年交道,就不自觉地产生了信任感。另外,农村金融网点欠缺,农民往往没有选择,更没有“李逵”在身边震慑“李鬼”,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如果不是资金链断裂导致兑付危机,也许至今警方都不会介入其中,那么“亡羊补牢”应在何处发力呢?村委会和被冒名的信用社显然难辞其咎,前者有义务避免村民在家门口上当受骗,后者应当爱惜自己的“羽毛”,两者恐怕都有失察失职的责任。此外,我们还应当完善农村金融网点的布局,并加强对村民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教育,避免他们陷入山寨银行和非法集资的陷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