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26式,起势,金刚捣碓,白鹤亮翅……”11月7日晚,焦作大学太极馆内灯火通明,在一位太极拳教师的教导下,该校十几名太极武术学院的学生正在一遍遍认真地习练太极拳套路。多年来,这位太极拳教师在高校内孜孜不倦地教授学生太极拳套路及理论,经他辅导培训的学生达数万人,为太极拳的传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走在焦作大学校园内,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会打上一套太极拳。这位大学太极拳教师就是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市武术名师崔黎明。
崔黎明1970年出生于温县武德镇广庄村,由于离太极故里陈家沟特别近,广庄村的尚武氛围也很浓厚,崔黎明自幼喜欢跟在哥哥身后练拳,不知不觉将太极拳套路练得有模有样。1986年,16岁的崔黎明经哥哥介绍,师从太极拳名师陈小星,系统学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和太极剑。
20世纪80年代,尽管国内掀起一股武术热,但太极拳并没有在国内普及开来。当时,年仅21岁的崔黎明正是凭借着太极拳,作为体育特长生考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成为1991年焦作地区考入河南大学四名学生中其中的一名。
在校期间,崔黎明学习的是体育教育专业,在专业必修课上必须学习长拳、八卦拳、形意拳、刀、剑、棍等方面的内容。尽管学业紧张,但崔黎明没有放弃习练太极拳,每天趁课余时间,他都会练上几个小时。大一期间,崔黎明还报名参加了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武术比赛,取得了太极拳组第一名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提高太极拳技艺,每年暑假,崔黎明都会到温县陈家沟,跟陈小星老师继续学习太极拳,不仅如此,他还在大学期间拜访了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的孙女孙叔容,跟她学习孙式太极拳,拳技得到了很大提高。
1995年,崔黎明毕业后,到焦作市第四中学任教,多次组织学生、教工参加教育系统的太极拳比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同事们的肯定。
多年的习练,使崔黎明在太极拳套路上愈发纯熟,但他认识到自己在太极拳理论方面的欠缺。为了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拳理,2007年,崔黎明顺利通过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招考试,进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攻读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跟随导师进行太极拳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校期间,崔黎明先后参与了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太极拳理论体系及形成研究”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技术与思想:太极拳理论发展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参与《全国中小学系列武术健身操》《奥运知识读本》等书籍的编撰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崔黎明对太极拳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如今,崔黎明进入焦作大学,成为太极拳武术学院的一名专职太极拳教师,教授学生习练太极拳。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他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希望太极拳在理论、技术体系的构建以及科学化教学上有所突破,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太极拳自身的文化和健身价值,把太极拳发扬光大。”崔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