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发挥“互联网+”助推我市精准扶贫的作用,确保我市贫困人口到2017年全部脱贫和争取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是当前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认识“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贫困村电商流通产业发展。电商流通产业是我市确定的重点脱贫产业之一,应用好互联网络,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有利于增强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就业增收能力。
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实现贫困户与社会帮扶力量精准对接方面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扶贫。政府应搭建帮扶对接平台,让社会力量及时找到需要帮助、自己能帮助的贫困户,实现网上自由对接和社会扶贫的信息化。
充分认识“互联网+”在畅通信息、拓展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精准扶贫服务水平。互联网既可以为扶贫对象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帮扶措施,又可以简化办事流程,让贫困群众享受便利服务。
二、我市应用“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缺网”。据调查,我市山区、丘陵地区、滩区贫困村网络基础建设十分落后,网络入户比例很低,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十分突出,绝大多数村仅通模拟网络,光纤尚未通达,速度慢、费用高,且网络维护跟不上,“断网”“卡网”现象十分普遍。
“缺智”。在我市7.47万贫困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文化水平低,互联网意识差,对网络的便利和好处知之甚少,不会用网、不想用网的现象十分普遍。
“缺钱”。当前,我市农村电商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抵押物、信用资质不够、发展和盈利模式不清晰等,无法得到银行授信,发展受到制约。
“缺衔接”。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能让各行业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目前,我市各行业部门之间数据还不能互联互通。
三、实施“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宣传引导。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帮扶一线干部互联网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意识。大力宣传应用互联网为脱贫致富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运用多种手段,拉近贫困农民与互联网的距离,让贫困农民从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增强互联网意识。
进一步加快贫困村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硬件”建设。加快贫困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速,降低网费,提升贫困地方网络服务普及率和电子商务网点覆盖率,让广大困难群众能用上互联网。加强“软件”建设。加大对贫困农民的网络技能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采取“请进来”的方法,用本地典型案例进行教育,聘请利用“互联网+”发家致富的农民传授经验,使贫困农民想学、想用、会用互联网。
加快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的制度设计和应用。打通与政府部门、相关行业的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在提升精准扶贫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应用互联网建立社会力量帮扶对接平台,让各类社会组织和爱心帮扶人士都能通过互联网找到帮扶对象,实现社会扶贫的信息化。
积极推进我市贫困村与电商企业合作对接。积极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展合作,结合贫困地方特色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大力培育“互联网+特色产品”品牌企业,扩大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对贫困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办的网店给予适当补助和小额贷款扶持,免费对贫困村服务点和农村网站经营户进行专业培训。
(作者系焦作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