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快,其中市区商贸业(指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地域范围)起着重要作用,2015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4.7亿元,对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3.4%。现对市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对加快城区商贸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市区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限上企业不断壮大,对市场支撑作用明显。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显示出调整升级后的优势,对繁荣市场、活跃区域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全市共有限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313家,其中市区有132家,占全市限上法人企业数量的42.2%。2015年全市实现销售额超亿元的批零企业有67家,其中市区有32家;全市实现销售额超5亿元的企业有7家,其中市区有6家;全市实现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有3家,均在市区。
2.市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2015年市区共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1亿元,比2014年增长11.8%,近5年来平均每年以14.2%的增速较快发展。
3.市区商业街发展较快。近年来,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同时市委、市政府对个体、私营、股份制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并存的多元化流通格局。随着我市老城改造和新城区的扩建,我市中心城区商业发展较快,依托大型商场的聚集效应,逐步形成了各类区域性的商业街,既有综合性商业街,也有专业性、特色性商业街,包括百货大楼附近的商业步行街、香港城商业步行街,以及以餐饮为主的大杨树商业街、摩登路商业街等,还有已具雏形的王府井综合商业街。
4.专业市场多。在我市中心城区有近20家各类市场,专业性较强,既有农副产品市场,如金土地农贸市场、焦作师专附近的水果批发市场等,也有建材市场,如月季家具市场、欧凯龙家具市场、新发地建材市场、西建材装饰批发市场、山阳商城市场等;既有生产资料市场,如钢材市场,也有其他市场,如花卉市场等。
二、制约市区商贸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市城区的商贸业无论是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还是经营业态,都有了长足发展,但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部分限上重点企业发展速度趋缓。我市的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销售下滑。市区大型住餐业整体下滑,发展能力弱,缺少必要的扩张条件和手段。
2.限上企业中新增企业少,大商业集群无法纳入。目前,城区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有132家,2013年有140家,这几年来限上企业新增企业少,成长性企业少,消费品市场发展缺乏后劲。
3.商业布局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同质化竞争严重。我市的大型商业设施集中在主要商业中心地段,大多经营服装类及日用百货类,导致企业经营同质化,如解放路和民主路交叉口附近,聚集着众多的商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有三维商业广场、新亚商厦、百货大楼等,这些大型商场聚集在一块,一方面吸引了大批客流,另一方面由于经营结构类似,使企业陷入低层次的价格大战,经营困难。而新城区的商业网点相对较少,主要经营超市等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在服装和家电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吸引力。
4.商贸业态水平不高。我市各类商业网点的经营模式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经营方式、经营品种基本相同,品种档次也不相上下,相互间竞争非常明显,虽然出现了“淘铺”等新型业态,但属于摸索阶段,商贸业态结构仍显单一、水平不高。
5.城市交通和住宅配套设施不完善,抑制了汽车消费的释放。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对城市交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城区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商业设施,道路不及新城区宽敞,导致高峰时段塔南路、民主路等主要路段堵车严重,同时老城区的住宅小区内停车位较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老城区居民购买汽车的热情。
三、发展壮大市区商贸经济的几点建议
随着商贸业国际化、区域化、现代化竞争格局的形成,市区商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将更加激烈。为此,下阶段我市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坚持扩大和培育双管齐下,进一步挖掘内需增长潜力,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做大做强,提高综合竞争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是市场消费主要载体,不仅能提升本地居民消费欲望,抑制购买力外流,还能有效吸引外地购买力涌入。因此,要鼓励市区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2.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展,发挥市场主力军作用。在抓“大”的同时,还要扶“小”。中小型流通企业是全市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就业重要渠道。要提高商贸流通行业的整体水平,积极推动广大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共同发展。加大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创造有利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个体经营户管理,积极为个体经营户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3.加快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商贸流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是搞好连锁经营、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鼓励企业建立网站,积极开展网上贸易,扩大销售范围,紧密结合扩大内需、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和新兴流通产业的中心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流通的规模化、规范化、组织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
4.大力发展新城区商业。现在我市老城区商业已经基本饱和,新城区人口逐渐增多,要加快新城区商业发展,一方面加快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商场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社区商业网络,从便民、利民出发,发展各种业态的商业企业,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实现。
5.加快培育和发展限额以上企业。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国内外大型零售、餐饮企业进驻我市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过对已有企业的调整提升,将已达到限上企业标准的企业申报纳入统计,壮大限额以上企业队伍。同时,要对现有的限上企业采取鼓励企业创新经营的方式,加快发展,政府应对达到或超过发展目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6.从政策层面形成合力,加大批零市场入限力度。据对2015年限上批零市场清查摸底统计,这些批零市场入库后每月会拉动限上企业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对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有较大影响。建议市政府加大批零市场入“四上”企业的工作力度,尽快将这些市场纳入统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如实反映焦作市区商贸业发展实况。
(作者单位: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