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③)而要打破瓶颈,唯有扩建、更新、升级。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考试难、办证难、检测难,说到底是车驾管考场少、办证窗口少、检测线少。市公安局党委在深入调研和征求多方意见之后,大手笔制订了构建东、西、南扇形服务区的方案,即在焦作东(长济高速入口)、焦作西(博爱)、焦作南(武陟)分别建立车驾管服务区,三个服务区建设总投资突破3亿元。
钱从哪里来?单靠财政投资力不从心,加之周期长,根本无法满足时不我待、迅猛增长的车辆、驾考人数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是群众亟待解决的考试难、检测难、办证难的种种“难办”,另一方面是化解种种“难办”的宏图伟略,而中间恰恰缺乏的就是资金桥梁、资本投入。
是等待,还是突破?是蹒跚前行,还是大刀阔斧、快马加鞭?
群众不满意的都要改。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大胆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大干快上三个车驾管服务区,彻底告别种种“难办”。
三个车驾管服务区中焦作东(长济高速入口)为重中之重。这里不仅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管所的所在地,更是车驾管的核心服务区。该车驾管服务区集公安车管所、机动车安全检测线、环保检测线、车辆税费办理区、保险、银行业务办理区、新车入户区、二手车交易区、废旧车辆回收区、机动车牌照厂、驾校、车辆模拟训练区、驾驶人体检区等各项功能为一体,将建成全省最大、全国一流的一站式服务、一院式办结车驾管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占地300亩,总投资2亿元,仅办公大楼、检测场地、厂房等建筑面积就突破20万平方米。
市公安局作为项目主管方、牵头方,示范区作为项目所在地政府方、招商引资方,面向社会,公开“引凤”。
三年前,社会资本投资医院、学校、养老服务等已不新鲜,可要投资政府主导的公共交通服务行业,谁也心中没底!谁敢横刀立马,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很多投资商纷纷退后的时候,市海源公司的高层经过反复论证,以勇于担当的大气魄、回馈社会的责任感,揭榜应招。
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有倡导,市场有需求,企业有意愿,百姓有期盼。这四点是敢于投资、最终投资的信心和保障。他说,让百姓能轻松便捷地办理各种车辆相关业务,彻底解决市民驾考难、年审挤、办证排长队等问题、难题,走社会资本投入的路子是多方共赢的科学选择。2013年8月18日上午8点18分,位于市中原路南端、长济高速出入口处的焦作市海源车辆综合服务中心破土动工。
为加快项目进程,市政府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办公室,创新投融资方式,创新招商合作方法,现场督察,协调指挥。
该中心是示范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示范区高度重视,建立了项目专项协调领导小组,创新土地保障机制,创新拆迁安置方案,得到了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建设用地协调到位,并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入驻该中心,为该中心的前期建设、运行铺平道路。
作为该中心的建设方、实施方,海源公司则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率保障”的“二十字诀”方针,在开工建设之初,就遵守“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的原则,认真考察、论证、借鉴了公安部表彰、奖励过的19个地市级车管所的成功建设经验,结合焦作实际,高规格设计出博采众长、集各家优点于一身的车辆综合服务中心。
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充足资金投入,确保了该中心动工建设后,一切进展正常。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海源公司争时间、抢速度,圆满完成了该中心的规划、征地、拆迁和基建等工程。车管所综合服务大厅是该中心建设的重点工程,2013年9月至2014年年初,在服务大厅开工建设期间,海源公司职工更是克服冬季施工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在该公司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建设工地职工实干当头,全力全速,协同作战,原计划12个月的建设工期,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确保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管所的提前进入。
从2013年8月到2014年9月,该中心共完成一期建筑面积13.3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具备全部运行条件,并正式启航。短短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就让一个至今还是省内场地最大、功能最齐全的车辆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可谓全国车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